王金高 邮城走出的玉雕“器皿之王”

返回

王金高 邮城走出的玉雕“器皿之王”

2015-10-15 11:40:23

  人物简介:王金高,江苏高邮人,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玉石雕刻技师,现为高邮政协委员、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委。1991年起开始学习玉雕技术,2009—2011年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其作品既有南方玉雕的清秀典雅、雍容华贵,又有北方的俊俏精致、大气凝重,尤以器皿件较为突出,博采众长、风格独特。有五十余件作品在“百花奖”“天工奖”等顶级大赛上获金、银、铜各项大奖,其成功恢复了失传二百多年的清代宫廷玉器“活环麻花手镯”的制作工艺,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是近年来在全国玉界具有影响力和实力创作的后起之秀,是当代青年玉雕名家中的佼佼者。 

  前不久举行的2014年度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内工艺美术最高级别奖项)评选中,一款用和田青玉雕琢的《平安福泽瓶》博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金奖。这件作品出自高邮籍玉雕工艺师王金高之手,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被业界称为“器皿之王”的玉雕工艺师。

平安福泽瓶

 

  师出名门 学有所成

  交谈中得知,王金高从事玉器雕刻已经21年了。1991年,他从车逻高中毕业,曾在当时的龙奔玉雕厂学艺,由于勤勉好学,学艺仅3个多月,厂领导便带他到扬州去学习考察。由此,他也敲开了华丽转型的机遇之门。

  1996年,他拜扬州玉器厂焦一鸣先生为师。有了名师指点,王金高对器皿的设计、轮廓造型、布局结构、纹饰搭配等精进不少。2000年,他拒绝外地高薪聘请,选择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深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苏、扬两地自古便是琢制玉器的中心,扬州以大件胜,苏工则擅长小件,器皿是扬派玉雕最主要的品类之一。这个品类中大师云集,如今王金高因作品“既有南方的俊俏精致、雍容华贵,又有北方的大气凝重、清秀典雅”,已经成为业界的佼佼者,并被苏、扬同行称为 “玉雕器皿之王”。

  众所周知,近几年玉料价格疯涨,而器皿制作对材料完整性、细腻度要求都非常高,很多人因此不敢创新。王金高在2012年首先推出一款叫做《腰缠万贯》的把玩器皿。该器皿口小身子大,似瓷器中的梅瓶,不仅器形细腻秀婉,内部的掏膛技术更是独门绝技,作品的重量、口径都成为工艺标杆,让模仿者无从下手。

  清宫玉器《活环麻花手镯》制作工艺已失传200多年。从1999年开始,王金高就尝试复活这项技艺,并获得成功。如今,他已经制作出了几十款这样的手镯,且技艺愈发娴熟,使这项高端技艺得以重现人间。这一成果也成为业界佳话。

活环麻花手镯

  2006年以来,王金高先后创作了多种造型的炉、瓶、壶、碗、杯、链条挂件以及成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作品白玉《三足圆炉》在2011年中国上海玉石雕神工奖评选中获得金奖,白玉《八宝壶》在2012年中国玉器百花奖评选中获得金奖,白玉《福寿连体双瓶》在2012年中国玉石雕刻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仅近两年,王金高就获得过全国性大赛金奖5项、银奖5项、铜奖3项等。2013年,王金高还被授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成为高邮首位获此殊荣的玉雕工作者。

  由技进乎道

  王金高曾立志在器皿件创作上有所造诣。他对自己的创作有这样的表白:“以现代审美情怀,到传统的长河中去挖掘,又站在时代之前,即古即新,与时俱进。”

  “读、仿、悟、创”是王金高搞艺术创作的一贯坚持。他认为做艺术的人,一定要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涵养气质和艺外功夫,头脑里装满器皿知识的百科全书,做到知其源、详其实、懂其韵、晓其势。对传世的国之重器和当代大师的经典作品,不论是玉雕还是青铜、瓷器、紫砂等,他都坚持临摹探讨、潜心研究,因为真正的经典永远都有重新诠释的空间,通过临仿,方能将古典和现代的创作灵魂不断进行梳理和交换,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基于这种体悟,王金高对玉雕器皿的理解产生了新的想法。做玉雕器皿首先要解决的是立意的高度和层次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成败。较高的立意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王金高透露,生活中他就善于留心细节之美,这些都是他立意的素材,积累多了,灵感自然闪现,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不断体会琢磨和升华,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打动人。他最新的一件作品“平安天下,福泽人间”,瓶身造型上圆下方,这种创新在业界是鲜有的。

  谈及上述体悟,王金高便提起他的作品《吉祥八宝盒》。青白玉子料雕成的八宝盒中盛有八宝,分别选用不同材质加以雕琢。桂圆(玛瑙)、莲子(砗磲)、银杏(黄玉)、松子(糖玉)、开心果(白玉礓肉)、红肉(红巴林石)、花生(黄糖玉)、葵花籽(青花),每一种果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人生起落,荣华富贵,成败荣枯……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写照。

  设计制作《吉祥八宝盒》等生活题材器皿的过程,让一直求变的王金高有些兴奋。传统的玉雕器皿主要借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的炉、熏、鼎、豆、盘、匜、爵的造型,以及沿袭远古时期的一些古拙的石器、彩陶形状,稍作变化而来。这些器皿大多具有庄严肃穆的色彩。在王金高看来,玉雕器皿是一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因此,他的创作更注重采用生活化的视角,从对上古礼器的模仿转而追求生活情趣的表达。

  王金高介绍说,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鉴赏水准也越来越高,不仅要精细还需富有趣味性,以前业界以大件器皿为主,如今出现了可于手中把玩的小件器皿。由于需求发生变化,也会出现一些新工艺、新方法,比如梅瓶的掏膛方法就是一大创新。因此,他有一个自己的“平民器皿梦”。传统的玉雕器皿在古代多为宫廷贵族所用,绝大多数都属于艺术收藏品。他希望玉雕器皿在当代实现平民化,让更多的百姓买得起它。 在这条道路上他正不断尝试,碧玉作品《腰缠万贯》,青玉作品《福禄鼻烟壶》,都很受大众的喜欢。

  以玉雕写高邮情怀

  王金高早有将家乡高邮搬进玉雕创作中的想法,他觉得以“盂城驿”来表现高邮是最合适的。听闻大运河申遗的消息时,他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如今申遗成功,他的作品也初见雏形。在一片白玉上手绘《邮驿之路》设计稿。

白玉(盂城驿插屏)23X10CM

  目前,《邮驿之路》只完成了设计稿,在王金高的设想中,盂城驿应该是一条连接京城与江南富庶之地的高速公路,驿站门前马路宽阔,八百里加急,策马扬鞭,意气飞扬。虽然玉雕创作允许适当加工,但是作品必须能够准确表现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情形。

  记者看到,这件《邮驿之路》的设计稿对驿站的建筑进行了详细刻画,飞檐翘角,层次错落,线条工细挺拔。特别是为了突出运河与驿传的相互关系,作品将镇国寺宝塔放置在画面中,采用平远构图方法,使运河从整幅画面的中间流过,“千帆竞过,百舸争流”,与驿站前策马扬鞭的飞驰恰好呼应,整体画面让人感觉既工细又粗放。预计这件作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完成。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又一项以家乡为题材的创作计划——一对和田青玉螃蟹,呈现高邮湖蟹的灵动。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由王金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