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9
从总的历史发展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处于“形成阶段”。有的玉器琢工已是光亮平整,磨工细腻。在相当长的新石器时代里,技法也在逐步提高,为商周时代玉器制造的“成熟期”打下了基础。
商代的琢工,直道多,弯道少;粗线条多,细线条少;阴纹多,阳纹少。穿孔外大里小,出现了所谓的“马蹄眼”。商代玉器上的“双钩线”(并列的阴刻双线条),是玉琢工艺史上的一大成就。
周代琢工,精细程度超过了以往。琢制的线条多与商代相同,但弯线条增多。琢玉的技法和造形设计在不断改进,加工修整和抛光,使器物日趋美观。
在春秋战国时,“水沙”(解玉沙)开始被选用,工肯也在进一步发展、定型,从开片、做花到上光均已有了层次。技法比商周时更为细致和复杂,其规格也较严整而得体。
汉代,小件玉器的琢工细,大件玉器的琢工粗。其刀法简洁有力,在历史上有“汉八刀”之称。汉代至魏晋南北朝,除了玉琢之外,石雕受佛教的影响也很发达。
唐代,常见缠枝花卉、葵花图案及人物飞天。特别是狮兽的制做较精,刀法不乱,布局均匀,细而厚重,成为唐代玉琢的一大特点。
宋元时代的突出特点是琢工无粗制滥造之处。此时的玉器细腻灵巧,小件多,大件少。其花鸟一类,虽不及唐人的淳厚朴实,但因受当时国画风格的影响较深,故非常重视其神态。
明代,刀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具有时代风格。当时的北京、苏州、杨州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玉琢中心。其中尤以苏州的玉琢工艺为全国之首。至明代的中、晚期,玉琢技艺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琢玉大师,如陆子冈、刘谂、贺四、李文甫、王小溪等,他们都是琢制精巧小件的能手。其中尤以陆子冈最为有名,经他琢制的玉器,被称为“子冈玉”。不过,明代的玉琢在最后一道工序即碾磨细工上,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清代精工细琢逼真,出现了“巧做”(利用巧色等)和镂空、半浮雕等多种琢法。因而富有立体感的各种玉件,层出不穷。乾隆年间是玉琢的全盛时期,玉琢水平达到了高峰,其精工细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元、明两代。
这些矿山采的原石都是和田玉子料吗
这四块玉石均取自矿山,可能也会是您逛市场时遇到的“宝贝们”,问题来了,您能区分出哪块原石才是真的和田玉子料吗?
新疆白玉与俄罗斯白玉、青海白玉的比较
(一)新疆白玉与俄罗斯白玉的区分 新疆白玉子料与俄罗斯白玉子料的区分 外皮 ——新疆子玉的外皮构成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①砂眼麻皮坑原生皮: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
中国近现代玉器鉴赏
进入20世纪,玉器琢磨以一种新的形式悄悄地活跃起来,即从皇宫廷院走向了民间。解放后,玉器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玉器在延续、借鉴前代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不仅调整而且发展了原有的品类格局。
和田玉的颜色分类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附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赤,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古代以青、赤、黄、...
和田软玉的成分与鉴定
和田玉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珍品,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那末它的物质组分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性?又怎样去鉴别它?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关心、探索的问题。中国古人对和田玉的外表特徵已有一定的认识,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