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作者:陈海军 2011-02-11
人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浅释过“黄金有价玉无价”的真正含义。黄金是物质财富的具体表现,而玉更多的是精神财富的一种表现。前些天在看央视艺术人生(十年王刚)栏目中,王刚是这样讲述收藏的意义:有人以前在没有进入收藏的时候,每天都在喝酒、打牌无所事事的样子,进入收藏界以后,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碰到藏友时,像小孩一样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一块分享,在分享作品的同时还在分享得到这件作品的那些过程。收藏,更多的是有了一种精神寄托。
凡事还是在生活中。不管你自己收藏的东西你自己有多喜欢,还得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才是。如果你的一件藏品十位藏友看了,有九位都不认同。要么就是这十位藏友的水平都不行,要么就是你的藏品有些问题。和田玉也是这样。
现代的科学告诉我们,和田玉就是透闪石矿物的集合体,常成毛毡状或叶片变晶结构,不透明或半透明,具有典型的温润油腊亚光。目前国家标准把像和田玉产的这类型的矿物统称为和田玉。当今,世界上这种类型的透闪石矿物的产地很多,市场上常见的有俄罗斯、青海产的和田玉。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其实和田玉不管新疆料、俄料、青海料,只要干净、细腻、油润的也都是好料。
市场上的和田玉是有价钱的,这个价钱同时也是含蓄的。内行人知道她的价位,外行人肯定就不知道了。如果你一进商店,服务员就知道你口袋里装了多少钱;你还没开口别人就说出了你想说什么,想想这该是件很可怕的事,也是国人最不愿碰到的。和田玉的含蓄刚好满足了国人的需要。你的脖子如果戴了块20万块钱的和田玉,想必也不会很张扬,因为识货的人知道那是宝贝,不识货的人只把它当成一种装饰品而已。反之,脖子上戴了块20万块钱的黄金金条,可以肯定的是另外的一番景象。石无言而玉有语,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任何一个东西的好坏还得用货币来衡量。和田玉也是如此。如果你手头的和田玉市场价值300块,哪怕是你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你再说多好多好,市场认同的还是它的市场价值。我完全赞同柯长林的收藏观:要买就买同类产品中的精品。你买的哪怕是一百块钱的东西,如果是一百块钱档次中的精品,你就买对了。你买的哪怕是100万的东西,如果是一百万档次中的最差的,只能说明你的这个钱花的没有意义。市场经济已经越来越成熟,想花很少的钱买物超所值的东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也可以这样说,我们要戒除捡漏的这种心态。常常是:我们没有捡到漏,反而被漏给捡了。如果你有越人的知识和阅历,这样的话,漏就是给你准备的。
当今,在新疆的街上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脖戴红绳的人们。这说明新疆有着全民佩玉的氛围,玉也不再是达官显贵们的专属品。当然,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品并不多见。他们佩戴的目的还是祈福迎祥,护佑辟邪为主。这也是和田玉能盛传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以这种心态来面对和田玉的佩戴,与蒙昧时期的先人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当然,在资本左右一切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今天,精品的和田玉还是集中在少数富人和藏家的手中。每年的天工奖给了我们了解国内最新和田玉发展趋势的资讯。我们只有努力积累原始资本,更多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和田玉市场,缩短与和田玉精品的距离。才能更好地活跃在和田玉圈内的舞台。
古代和田玉的文化之路
早在170多万年前,元谋猿人及其后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在生产劳动中用石头制成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使石头第一个成为人类生活文化文明的奠基石。随着人类劳动实践和物质文明的需要和提高,玉石以它质地细腻、...
当代玉雕产品的重新定位
当代的玉雕产品市场已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但缺乏真正意义的引导,一种文化的、艺术的引导,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引导。
当代玉雕潮流:简约、精致
2009年底,上海玉雕“神工奖”落下帷幕,本届神工奖强调当代玉雕创新这一主题,推出了一批精品、珍品,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反响。赛后,“神工奖”创始人—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会长孙敏接受了记者专访,就“神工奖”以及当代玉雕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精辟观点。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举世文明,其雕刻题材丰富多彩,内容非常人性、吉祥如意。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略有了解的,那块雕刻的饰品就像件会说话的宠物,向你叙说它的含义,你能心领神会地去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精神上的...
殷墟出土--玉饰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这在中外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是独树一帜的。 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