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玉石周刊 作者:宛如 2011-06-29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石资源的日渐枯竭,价格一路飞涨,特别是稀有、珍贵的和田玉籽料,价格甚至上千倍的增长,收藏者甚众。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充斥着市场,令人难辨真假。近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的来电、来信,询问关于和田玉籽料与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别知识。本报摘录了和田玉籽料与仿和田玉籽料的几个重要鉴定特征,以供读者参考。
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
和田玉籽料原生皮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外形 和田玉籽料呈现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见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2秒,即可以看见表皮的“汗毛孔”。
(2)颜色 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和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颜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3)皮色 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缓慢形成的,是风化、水解作用以及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分阶段的。因此,沁入和田玉内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呈过渡渐变,皮和肉的感觉一致。
(4)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 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无论白玉或黄玉,其表面有一层包浆或沁色。
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
和田玉籽料仿制品的鉴定主要从颜色、光泽、外形、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征以及仪器检测测试着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主要是通过染色方法,利用无机和有机染料染色,颜色过于浓艳、漂浮、不自然、没有渐变过渡形态,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
(2)两层颜色分布具有强烈的色差,一面为鲜艳皮色,一面是纯净肉质。
(3)表面酸蚀层,常为白色或黄白色,与白色礓石类似,具有荧光反应,并可见蚀痕。
(4)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
(5)假和田玉籽料是把山料、青海料、俄罗斯料以及岫玉料等的下角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酷似籽料,更有甚者把大块山料切割成小块料,再置于球磨机中进行磨光处理,以用来仿和田玉籽料。所以表皮上有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或者外形过于完美,不自然,没有磕碰的痕迹。
(6)表面可见磨砂、抛光的痕迹,硬度偏低。
总之,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主要从肉眼观察鉴定、显微镜放大检查、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定性描述的颜色进行量化,通过化学实验和现代技术的测试和检验,比对实验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综合全面地来判定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
玉友趣图教你识韩料
习大大访问韩国,韩国大厨准备了一缸又一缸的辣白菜,这是要习大大回国之后得吃多少肉才能补回来?韩国泡菜世界闻名,在玉友眼中,却是格外关注韩料,对韩料也是又爱又恨、不知所措。韩料常用来冒充和田玉,让人防...
“大理石+玻璃+铅块”假籽料诞生过程 内行揭秘
“这种和田玉籽料造假法叫镶嵌法或浇筑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造假方法。”新疆知名玉石鉴定专家“岳工”表示,在他接触的送检样品中,甚至发现迷惑性更强的,表面天窗露出的“白玉”用真玉填充,为了让其达到玉石籽料那种沉甸甸的手感,石头中间浇灌一些比重较大的金属。
和田玉籽料皮色鉴别专题
和田玉是玉材中的精品,而和田玉籽料尤其是带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则是和田玉中的珍品。那和田玉籽料上次生的皮色,是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不仅在外观上瑰丽多彩,且是技术上鉴别和田玉籽料的重要依据。在收藏者中,迷恋...
熟知和田玉籽料特点 以辨真伪
和田玉籽料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珍贵值得收藏的投资品,其升值潜力无限。在是市场上我们看到籽料的数量不少,其实真正的籽料本没有很多。
中国和田玉之青花的辨识
黑如漆、白如脂的青花料宛若中国山水泼墨画,用黑与白描绘着山水的神奇、建筑的典雅以及鸟、兽,草、木生动逼真的意境和情趣,让众多玉友为之倾倒。青花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特色品种,本文只是对青花料的产地和产出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