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玉器厂入围非遗基地

返回 分享

扬州玉器厂入围非遗基地

来源:扬州晚报     2011-08-10

  昨日,文化部公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名单,全国共有36家单位入选,涉及35项国家级名录项目,公示截至本月20日。其中,扬州玉器厂作为“扬州玉雕”的“非遗”传承单位入选。

  喜 讯 扬州玉器厂入围首批基地

  自2006年我国启动全国首批“非遗”项目以来,已经评选出三批国家级项目、三批国家级传承人以及各省市的项目、传承人。但是,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还属于首次。

  “名录和传承人确定以后,对于某项非遗而言,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承、保护作用。但是,往往个人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在项目的发展上,一个单位的合力,肯定会比个人强很多。因此,文化部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对于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评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保护处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本报连线采访时说,“很多单位都很积极,但是评选的标准非常严格。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最终公示了这36个单位,作为首批示范基地。”

  公示名单中,江苏有3家单位,除了扬州玉器厂,还有“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宜兴紫砂工艺厂、“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的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

  全国众多“非遗”传承单位竞争,为何只有36家企业能够入选?市“非遗”保护中心秘书长王克解读说,很多单位在申报时,都误解生产性保护就是对“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进行批量生产,这反而是对“非遗”的一种伤害。

  “所谓生产性保护,其实是在保护非遗项目时,运用了生产的手段,让非遗项目能够生生不息。对于保护而言,这算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因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不至于让项目湮灭。”王克介绍说,“生产性和产业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每件产品都还能保持一种个性和特色,而不是对非遗项目的简单复制、在流水线上制造出千篇一律的产品。现在外地不少单位,都拿着非遗作为产品的金字招牌,这样就背离了非遗项目的本意。像扬州玉器、漆器这样的工艺类产品,每件产品的差异性都很大,申报时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记者 王鑫

  【记者探访】

  各级传承人是中坚,后备力量源源不断

  玉器厂传承井然有序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扬州玉器厂,对这里的生产性保护进行探访。

  玉器厂内,根据玉器的类别和体量,分为3个车间;200多名工人正在玉雕机上紧张地忙碌着。那些坚硬的玉石上,都画着墨线线条;随着砂轮的转动,一件件玉石脱胎换骨,呈现出或大气磅礴或精美细致的风格来。

  郭祥算是工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刚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目前还在试用期。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玉器雕琢。

  “现在和高校进行联合办学,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就有基础,进厂后很快就能上手。”玉器厂负责人李琴介绍说,“自从扬州玉雕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联合办班招收的生源越来越好。每年我们都会从中挑选出尖子生,择优进入车间工作。”

  李琴说,虽说得到“非遗”名号之前,工厂里也在进行正常的生产,但成为“非遗”、厂里的大师们陆续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对于这项工艺的传承更为热忱。如今,玉器厂已经拥有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8名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都成为了玉器厂的中坚力量。“不但在厂里师带徒地传授,还去学校里授课,传承方式井然有序。”

  “能够进入公示名单,就是对玉器厂生产性传承的一种肯定。”李琴说道,“现在,扬州玉雕正在准备冲击世界非遗,相信这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砝码。”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