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羊脂白玉”

返回 分享

什么是“羊脂白玉”

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作者:岳蕴辉   2004-11-25

声明: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www.chinajade.cn)原创、文章版权归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岳藴辉所有,如转载请发email至info@chinajade.cn通知我们,并注明出处、作者。作者保留所有相关法律权利。

    羊脂白玉,顾名思义就是好似羊脂(俗称羊油)一样的玉石,那么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当然不会白的象白瓷器。多数白中会带有一点别色,不能说带一点淡淡的色调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是: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
     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西域出产的羊脂白仔玉。羊脂白玉晶莹洁白,细腻滋润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点就是,特别的细腻、光亮、温润。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无瑕,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而光泽正如凝炼的油脂。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而玉器行内称裂或绺。一般裂绺和较明显的杂点处都会在作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裂绺,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的情况下,均属于正常范围。
    羊脂白玉属于白玉中的优质品种,就象“冰糖桔子”的形容方法一样,是人们对一种白玉的美称。在宝石学中对优质的红宝石也称为“鸽血红宝”。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确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入土数千年,也不会全沁染,但也不是不沁。出土的文物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缺陷,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昆仑山下荒原或绿洲的水土中千百万年,其质地坚硬致密,温润如初,实在是它的可贵之处;在温润柔白的外形下,有着比钢铁还要强的坚韧,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
    白玉又分“子玉”与“山料”和“山流水”。所谓“子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子玉”坚硬致密、细腻温润、光泽如脂,古人形容“常如肥物所染”。有的“子玉”因长期浸泡在含有地下水的土沙中而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仔玉”的特征是山料所没有的,极为珍罕。山料中纯白如脂肪者亦有不少。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子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水产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