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记者 吕静莲 2004-11-30
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栾秉璈谈玉石品鉴
俗语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自晶莹剔透的和田玉被雕刻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及在金玉圆明园大水法上被大量使用之后,新疆和田玉再次引起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和田玉又频频亮相于各大拍卖会,本月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年间的白玉茶壶以718万元的价格成交,和田玉收藏价值不断让世人瞩目。
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栾秉璈,他指出,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培养了收藏者对玉石的偏好,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和田玉的收藏价值将越来越高,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未来将成为全球收藏界的热门之一。
玉文化源远流长
栾秉璈告诉记者,爱玉、尊玉的民族心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中国成熟的玉文化是玉石在收藏界始终受追捧的根本原因。开采、雕琢、使用玉器在中国已经有万余年的历史。玉制礼器的传统在夏、商、周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早在商代,产于昆仑山的和田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运到了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阳,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更向西延伸到了中亚地区,西周时新疆和田玉已成为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栾秉璈称,和田白玉,尤其是羊脂玉可谓是玉类极品,也是中国玉文化的聚焦点,收藏价值和关注度始终居高不下。
美玉开发终有尽
尽管有专家预测,昆仑山玉石资源储量达上几十万吨,绵延一千五百多公里,玉石矿藏量居世界之最,但毫无疑问,玉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会随着不断地开采而逐渐减少。
据统计,2003年我国珠宝玉器首饰的贸易额达到1000多亿元,频繁的交易势必导致更大量的开采,原料的减少又导致价格的一再飙升。近几年昆仑山冰川以下的玉矿已基本开采告罄,除了档次较低的山料之外,仔玉和山流水已很难采到。因此去年10多万一公斤的和田玉,今年20多万一公斤都买不上,上好的羊脂白玉更是价格奇高。
“和田玉这样的上等原材料挖一块就少一块,必然导致市场紧缺,收藏价值会越来越高。”栾秉璈告诉记者,如今又兴起了一股收藏玉石仔料的热潮,仔料销售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去新疆抢购和田玉的仔料。据称,以前新疆采玉和收玉的人还会来沿海与内地卖货,近年却基本不来了。一则因为好的玉器越来越少,二则藏家涌入,不论是仔料还是成品在当地都很好销售。
“我建议在有足够资金的时候能藏即藏,因为好的料的确是越来越少,将来还有没有谁也说不好。物以稀为贵,所以市场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上扬。”
好料不要轻易“做”
据栾秉璈介绍,收藏玉石一般从新玉和旧玉两大类去进行鉴定,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玉材,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而旧玉的鉴定还包括玉器的制作时代,历史上的作用,占有者的身份等。
“玉器的造型特点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整体和局部造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其真正的价值。”栾秉璈表示,好的玉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所谓玉不雕琢不成器,玉石的最终价值还是要人工设计后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的。
玉工水平的高下是决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码,好的玉器应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做到构图精美和谐,造型新颖独到,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温润脂滑。“我的建议是,没有好的设计与手艺千万不要轻易做,因为和田玉的料越来越难得,倘若千辛万苦得来的白玉被糟蹋了,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资源的浪费。”栾秉璈认为,一定要寻找到合适的制作者,才是对和田玉真正的欣赏与爱护态度。
本月初,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年间的白玉茶壶以718万元的价格成交。
2012玉器市场年度报告:石头躁动 玉器平静
2012年玉器市场走过了平静的一年,之所以谓其平静,是相对于2010和2011年的疯狂而言。2012年,几大玉石展会依然人声鼎沸,但玉器作品没有了那高不可攀的价格;各大拍卖公司的玉器拍卖虽然还是人头...
客群更新-玉雕从业者该如何面对80、90后买家
近年来玉雕成品市场销售惨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先前我们根据行业大格局及原料市场等影响成品市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今天,我们就从最直观的客源因素谈起,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玉雕行业从业者的思考。
坚定信心 共迎困局--7.5事件后的乌鲁木齐和田玉市场走访
乌鲁木齐“7.5”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和田玉市场是否收到冲击?各商家是如何应对目前的现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市场进行了走访。 记者通过采访中了解到,“7.5”事件发生后,乌鲁木齐市和田玉...
走进石佛寺:带你了解和田玉市场价格的秘密!
这里是最大的和田玉市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山料、籽料,从高端到低端,从原石到成品,这里支撑着和田玉的大半个江山,这里就是石佛寺。
玉器仿古渐成造假挡箭牌:市场亟待监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社会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古代艺术品收藏产生浓厚兴趣。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之一的玉器,自然便成了人们收藏的热点。玉器仿古产业逐渐升温伴随着“古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