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朱其 2012-12-03
玉雕《凤宫》
玉雕《冰蝴蝶》
玉与当代艺术似乎是无法融合的两个领域。玉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一向被归入“工艺美术”,它不被看作一种讨论社会和哲学议题的纯艺术。王俊懿以玉为材料的环保主题的装置艺术无疑打破了这一界限。
作为中国早期的文明形式,玉的出现比青铜器更早。在中国上古时期,玉最早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而出现的。它具有镇邪和祝福的功能。中国早期大量有关人的品格的词语也来自玉。
宋代以后有关瓷器的美学,实际上体现玉的美学,比如南宋官窑在形式上追求光洁、质地的纯度,细腻的曲面变化,都是以玉的特质作为一种美学转移。近现代的玉文化处在一个衰落期,一方面,宋元明清以理学为美学内涵的文化美学悄然消逝;另一方面,玉被看作一种称为“工艺美术”的技术美学。
作为一个玉的雕刻专家,王俊懿希望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工艺”范畴,在形式上将玉与雕塑装置结合,并以此探讨全球化变暖的环保生态主题。他将玉雕成一种冰雪融化的形态,用濒临融化的“冰蝴蝶”作品象征人类的理想环境的危机。自然观和充分使用自然形式,是中国玉雕传统中的核心部分,王俊懿的“冰蝴蝶”试图以中国传统中的自然观与当代生态哲学对话,以玉雕中自然的语言形式呈现冰雪融化的新题材。
当代艺术,尤其雕塑装置的形式,对创作材料持一种开放性的观念,任何材料都可以进入当代艺术。从二十世纪早期的杜尚至二战后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当代艺术一直主张使用廉价材料和非工艺性的现成品组合的手段;美国的杰夫·昆斯、英国的达米恩·赫斯特、日本的村上隆等,当代艺术在视觉制作上受消费主义的奢侈品美学的影响,即使用昂贵材料和奢侈品的制作技术,比如,使用了钻石、高级合金钢玩具、名牌皮包的制作等。国内的当代艺术近年也开始引入昂贵材料及制作,但更多是作为一种消费主义的商业趣味的美学,缺乏当代艺术的批判维度。
将玉作为一种贵重物及传统的工艺雕刻技术引入当代艺术,国内尚属首次。王俊懿试图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下进行“传统的现代转换”,将传统的主题及技术赋予现代性。这将是一条富有挑战性的道路,对于当代艺术将是一种新的尝试。
非遗保护的“扬州经验”
2009年初,文化部专门召开过一个以“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基本都赞同这一思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落实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尤其应该有这个着...
百年奥运史首款“奥运金玉笔”深圳近日公开发行
经北京奥组委授权,百年奥运史上首款“奥运金玉笔”近日在深圳公开发行。据悉,这不仅是百年奥运史首款金玉笔,也是世界名笔史上首款金玉笔。在深圳发行几天,就掀起抢购狂潮,众多专业收藏人士、奥运藏品爱好者纷...
鸿鹄安知燕雀之乐——玉雕燕雀
玉雕师手中雕琢的燕子,不仅让温润稳重的玉石增添了些许灵动和诗意,更让观者在盘玩之时体验了别样的燕雀之乐。
玉雕创作中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的关系
中国玉文化有着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中卓尔不群,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即玉被人格化、道德化了。玉虽静默不语,但往往能与人神交,琢玉是窥镜自照,每一番雕琢打磨,都透射出琢玉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
玉石市场大浪淘沙 未来走向理性化
新疆的和田玉闻名天下,走在街上,放眼望去尽是玉石店铺,难怪有人戏称:“新疆街上的玉石店比饭店还多。”经过多年的发展,玉石市场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在玉石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优胜劣汰,谁能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