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电子杂志 2013-10-19
新疆和田玉,这种神奇的石头曾与中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患难,起伏跌宕数千年,好不容易迎来价值回归期,却遭“李鬼”滋扰。当下判定真伪如果仅凭玉质水灵透明,轻轻敲击能发出清脆之声,就会“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一种仿和田玉是产于阿富汗的质地纯净、白度很高的大理岩,这就是容易让新手上当的阿富汗玉。阿富汗玉与汉白玉一样,成分都是方解石。似玉的方解石有白、黄、绿等色,质地纯净,有的白方解石被滚磨成籽料的形状,并做染色处理,冒充籽料,但硬度低得很。这种石头还可以做成香炉、手镯、摆件、挂件,蛊惑不懂玉的买家绰绰有余。
鉴别的方法是:阿富汗玉和汉白玉都是层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油性差,颜色干白,缺少和田玉所特有的温润含蓄的光泽,硬度较低,且性脆,尖锐物一碰就可能碎落,因此建议买玉时带块玻璃,如是这类石头,划一下它就会掉一块,甚至有时用指甲一划也可见分晓。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用点盐酸往阿富汗玉或汉白玉上一滴就起泡。
有一种假和田玉是料器,就是玻璃器。玻璃器古有“药玉”、“罐子玉”、“硝子玉”等名称,主要成分是玻璃或琉璃。在和田玉价日益上扬的今天,有些不法商人摒弃了先人对料器的正确态度,以仿冒和田玉的料器骗人,并屡屡得手,良心尽失。
仿冒和田玉的料器一般为牌子、圆雕的人物或动物雕件,呈乳白色,外表近似和田玉,但透明度高,玉性差,缺乏温润缜密感,扣之也听不到清越之声;如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小气泡。同时,料器因是浇注而成的,所以大都没有雕琢的痕迹,局部刻画也较为粗糙、呆板,文化内涵不足。
当今市场上还有一种玉粉制品,就是用磨成粉末状的玉和石英压制而成,外观上近似和田玉,硬度也过得去,但缺少和田玉的天然结构。
还有一种假和田玉叫“卡瓦石”,也叫新疆的岫玉。“卡瓦石”是什么意思呢?多年前,这个词曾被维吾尔族人用来指一种河床里产出的卵形蛇纹玉石。这种卵石颜色多样,与和田玉的籽料类似,经常有皮色,表面很光滑,很像和田南瓜或者葫芦的皮子。
鉴别方法是:“新疆岫玉”有多种颜色,外表上跟和田玉很相似,但即便是色白者表面也常有绿色斑点和绿色条纹,且质地相对较软,用钢刀一划很容易划出割痕;正因为质地较软,“新疆岫玉”如果不经人工打磨,表面有无数坑坑点点。更重要的是,卡瓦石油性差,上手触摸缺乏细腻感觉,且密度比和田玉略小,即同体积的和田玉感觉“压手”,而卡瓦石感觉较轻——这是所有卡瓦石与和田玉的区别。
为了避免风险,玉友还是用温润含蓄、表里如一、声音舒扬、缜密坚韧、裂不伤人五种属性(“五德”)来衡量所选器物,或到正规的和口碑好的玉石店选购。
玉友说玉——我对和田玉中俄料的一点认识浅谈
在今天的玉界,借着玉器市场的欣盛,再加上新疆和田玉资源的匮乏,和田玉俄罗斯料以下简称(俄料)可谓生逢恰时。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和田玉俄料,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正确识别和田玉俄料,就成了收藏者们当今绕不开的话题。
玉友说玉——如何辨别俄罗斯玉(俄料)
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它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的白度超过和田玉,但略发干,色泽较统一,故为国人所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一种替代品种。
玉友说玉——也谈和田玉的产地问题
如果确实想搞明白产地问题,那我建议先看一下岳蕴辉鉴定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及论述。下面是本人近几年在“中国和田玉网”“在线鉴定”栏目上下载的岳工回答玉友们提出的关于产地问题的部分论述,想搞清和田玉产地问题的朋友应多看几遍。
和田玉墨玉的鉴别与鉴赏
和田玉墨玉的形成和种类墨玉是和田玉的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墨玉,是白玉和青玉被石墨沁入后形成的。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
玉友说玉--和田玉的真假皮色辨别(一)
假皮的种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如是初学者要看真假皮色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做得好的皮色就是玩了多年籽料的人也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皮色特点较为明显的都相对好认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