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痕都斯坦薄胎玉器

返回 分享

鬼斧神工的痕都斯坦薄胎玉器

来源:玉界臻品     2014-04-04

  痕都斯坦玉器,简称为痕玉,其实就是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据说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乃是乾隆皇帝亲自考订,指称如今的北印度一带地区。
  痕都斯坦玉器在清朝宫廷中是非常名贵而特别的一类,因其精美绝伦而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痕都斯坦工匠喜用纯色玉材雕琢,讲究一器一色,由于痕都斯坦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器可以避毒,因此痕都斯坦玉器多为杯、盘、碗、盏等饮食器具。
  这些器具极具当地文化特点,常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用异色宝石嵌现动物眼睛等。不但如此,痕都斯坦玉器还广泛采用水磨技术,使得胎体透薄莹洁,素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因此痕都斯坦玉器又被称为薄胎玉器。
  做痕都斯坦玉器必须要用到一种叫掏膛的工艺,在古代这是一门绝技,有的将玉料掏空后,玉壁最薄处厚度只有一二毫米。据说,在古代,掏膛的玉雕师挖出多重的玉料,买家就得支付多重的黄金。由此可见其工艺价值之高。 


乾隆 花口碗
 
清 玉盂
 
乾隆 碧玉金丝盘
 
清 青玉嵌金丝单把大罐

  由于痕都斯坦玉器别具特色,深得帝皇喜爱的缘故,宫廷玉匠很快开始仿制这种精巧轻薄的器具,这些仿制出来的器物,便被称之为“西番作”。又因“西番作”玉器追求薄胎、透明的缘故,这种器物雕刻艰难,制作时极易破裂,一旦制成,便显得愈加珍贵。乾隆皇帝更一度作诗赞其“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纸更轻于铢”……
  此外,因其放在水上能飘动,不会沉入水中的特点,痕玉又被人称为“水上飘”。
  因痕玉费工、费料,制作时极易破裂,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毁损,导致到了乾隆晚期,这位“玉痴”皇帝终于下旨停止继续制作痕玉。
  到了近现代,雕琢工具的进步及玉雕工艺大师的不断涌现,终于使得痕玉从仅止于帝皇、富豪的专属而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玉界臻品要带来给大家赏鉴的,就是一批现代玉雕薄胎工艺品。 

青玉-缠枝纹饰薄胎罐  

青玉-缠枝纹饰薄胎罐

青玉-缠枝纹饰薄胎罐  玉器编号:142531
 青玉-缠枝纹饰薄胎碗(两只)
青玉-缠枝纹饰薄胎碗(两只) 玉器编号:120782

  该器物玉质细腻、色正莹润。面雕缠枝花卉纹饰,面薄轻巧,滋润透影。整件作品既清秀端庄又不失雍容华贵,堪称精品之作。 

青玉-贡品五件套
青玉-贡品五件套  玉器编号:101557
 青玉-贡品五件套 

青玉-贡品五件套

  该作品玉质温润细腻、凝脂光洁,设计独到、新颖别致,器型优美,轻薄通透,古朴典雅、端庄大气。整器带有浓郁的痕都斯坦风格,可称得上集尊贵典雅与文化时尚于一体,彰显了玉雕艺术的独到魅力。 青玉-贡品五件套规格:烛台:高37CM,中台直径18CM,底部直径14CM,重量1440克。花觚:高26CM,直径5.5CM,重量1008克。炉:高27CM,直径26CM,重量2040克。

  痕玉造型庄重圆润,极具几何对称和谐之美。其制作工艺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甚至可以从内壁清晰的看到外壁浮雕的花纹。在装饰手法上,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立雕、镂空雕等复杂的组合工艺。表面处理又普遍采用剔地阳文的方法,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浮雕的纹样磨去琢痕,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越发增强了它的艺术表现效果。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