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倩华 2015-01-20
中国是玉石之国,几千年来佩戴收藏玉石的传统令国人视玉如宝。随着玉器收藏的火热,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收藏玉器的“准则”,不过各种说法可谓鱼龙混杂,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各类收藏攻略孰真孰假还需要加以仔细辨别。
和田羊脂白玉籽料
说法一:越白的和田玉越贵越好
调查:白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因和田地区白玉的质量最好,所以又称为“和田玉”。明清时期,人们所说的白玉,仅指新疆和田白玉;而现在白玉除了新疆和田玉外,还有青海白玉、韩国、俄罗斯白玉以及白色的密玉、独山玉等。不少人觉得和田玉是越白的越好,实际情况如何呢?
俄玉籽料玉牌
其实许多俄罗斯白玉就比和田玉的白度高,但价格却比和田白玉低。据专业人士处了解,不同产地的白玉价格相差很大,以同等档次的手镯为例,韩料手镯市场价大概在1万-2万元,青海料4万-5万元,俄料为十几万元,而新疆山料的一只手镯大概20万-30万元,如果是籽料更达到70万-100万元。以一件70-100克左右的手玩件为例,青海料1万元左右,俄料3万元左右,新疆籽料的则要超过10万元。而在和田玉料中,有些山料也比籽料白,但是价格要比籽料低很多。
判定和田玉好坏的标准首先还是取决于其质地,和田玉的美源于其特有的油脂感。体如凝脂、温润而泽才是美的源泉。对于油脂度的评价、结构质地的考察难度远非考察白度可比。
结论:和田玉并非越白越好,优质的和田玉首要标准是质地细腻温润,而不是白度。
清乾隆 碧玉鹭莲福寿如意
说法二:玉器越老越值钱
调查:是收藏老玉还是收藏新玉?哪一个更具收藏价值,更有升值空间?这些问题可能经常困扰玉器收藏者们。有人说老玉卖不上价,有人说新玉没内涵,事实究竟如何呢?
玉器以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以拍卖市场上的数据分析,2014年玉器类拍卖成交价前20名中,当代大师玉雕作品超过6成,剩余则以乾隆时期玉器工艺品为主。盘点历年来综合数据,古玉拍卖成交总价更胜一筹,重量级拍品呈现更多。
吴德升 相拥 白玉摆件
在实际收藏中,老玉和新玉可以说各有千秋。从材质相比,有时新玉的质地更好,温润洁白,雕刻工艺也相对多样化,再加上审美观念的不同,市场上的新玉在某种程度更符合收藏品味,因此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在古玉中也并非根据年代划分年代越久的价格越高,明清时期玉器依旧是市场主流,年代更久远的古玉市场价值并未显现,而如果只是年代久远,却缺乏艺术性和稀有性的古玉,也并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结论:玉器收藏年代并非绝对的参考依据,要综合考虑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古人琢玉图
说法三:玉不琢不成器
调查:许多人都知道一句“玉不琢不成器”,讲的是和氏璧的故事,说的是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因此,不少收藏者在收藏过程中都极为看中玉器的雕工。雕刻在玉器收藏的判定上真的这么重要吗?
清乾隆 御制白玉罗汉山子
玉器的雕刻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供古代帝王或贵族享用,可以不惜工本,追求完美;另一种是通过雕刻剔除玉料的杂质,以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实际情形中,也有不少未经雕琢以天然方式呈现的玉石原石,如今也成为一种别具韵味的收藏。相反,如果是玉石品质不佳,借用雕刻来掩盖品质的缺陷或是有雕刻,但雕工粗略,反而会另收藏大打折扣。
结论:在品质相同的情形下,好的雕刻会给玉器增加风采,但雕刻在精不在多。
和田金皮籽料
结语:在玉器收藏当中,玉器本身的材料是首要的考虑前提,玉质、玉色、光泽等都不能忽视,具有年代特色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注重工艺的精细度都是收藏时要考虑的因素。当然,如何权衡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需要收藏者个人的判断。
痕玉定睛知有形
痕都斯坦玉器,简称痕玉,是指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清朝时,痕玉传入我国,因其富丽工巧、轻薄莹透的特点而被称为“西番作”。
玉石收藏门槛高?看小白如何入门
随着玉石收藏不断升温,市场也变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经验丰富的玩家总结称,新手入门应循序渐进,多对比、勤思考才会有大收获。
玉韵澄怀 | 王金高作品赏析
此玉壶取材和田白玉,器型秀雅,丰肩、敛腹、曲柄、壶体修长,盖器造型融为一体,线条柔和完满。壶身以阴线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图景,画面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山下的茅屋,高处的凉亭,山间的古松,水上的扁舟,都在图中一一展现。
吉祥可喜——那些玉雕萌物
当玉雕遇上“萌萌哒”,当传统与流行相碰撞,又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来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那些萌萌哒的玉雕小件。
观望08年后的和田玉
现在,玩玉的基本分三个支流,第一种是玩皮色或皮沁,如遇好的创意会出彩,一般都做浅浮雕,体现其皮色特点。在现今玉料奇缺玉价高涨的同时,现代文化和现今收藏者的文化修养的提高,将中国古文化和中国书法和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