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蒋卫东 2015-03-11
皇后之玺
在中国,印章起源于商代,早期多为铜印,玉印出现于战国时期。印章最初只是个人的记号,并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自秦代开始,天子以玉为印,并称之为玺。汉代沿袭秦制,仍以玉为玺,规定皇帝、皇后以及诸侯王的用印,统称玺,而官吏及平民所用私印,只可称印,故汉代不仅有印玺之称,又有“章”、“印信”等别称。
东汉人卫宏在《汉旧仪》中记载,汉代皇帝有六玺,皆白玉螭虎纽,各有不同的用途:“皇帝行玺”用于封国,“皇帝之玺”赐诸侯王,“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天子行玺”召大臣,“天子之玺”册封外国,“天子信玺”则用于事天地鬼神。只是汉代帝陵尚未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因而皇帝玉玺的模样,至今难明究竟。不过,陕西咸阳北原韩家湾狼家沟出土过一枚“皇后之玺”玉玺印,以纯净无瑕的羊脂白玉琢刻而成,呈正方形,四边长均为2.8厘米,高2厘米,为目前所见汉代玉印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此印出土地点距刘邦、吕后所葬的长陵陵园仅1公里,所以常被认为是吕后玉玺,但从印文风格考察,其年代上限不会早于西汉文景时期。
与此同时,汉代玉质的官印和私印出土较多。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广州南越王墓等均有玉玺出土,而陕西出土的汉印中,有印文为“王安国”、“王意”、“陈请士”、“陈乐成”等人名的玉质私印。从这些出土的玉印看,形制以正方形最多,印体较小,边长一般在1.4~2厘米左右,但也有打破常规的,除了“皇后之玺”外,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印,边长为2.7厘米。由此可见,玉印的尺寸大小跟拥有者官职、等级的高低是相匹配的。
汉代玉印上部都呈盝顶形,印纽多作覆斗形,也有少量桥形纽或螭虎纽。纽下钻横孔,以绶带悬于腰间。印面文字绝大多数凿刻阴文篆书。不过,由于玉质坚硬难刻,汉印中没有镌刻文字的,也不在少数。
当代玉牌文化浅析
从辽宋“春水玉”、“秋山玉” 牌,到明代陆子冈的“子冈牌”,再到清代以来的“子冈款牌”以至当代玉牌,无论从工艺、内容、意境、我们都会找到各朝各代特有的文化诉求和时代审美。今天,在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工艺,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那些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对临摹传统说不的艺术家才有价值,他们具有强烈个人符号的玉牌作品必将成为历久弥新的传世之作。
平安是福——和田玉中的平安题材寓意作品
平安是福,和田玉雕作品中所蕴含的平安寓意就表达了人们最良好的祝愿。
选择
暗中惊慕玉色,毫不奢华的美丽,雨洗芭蕉的青翠,雾笼碧水的空漾、秋波含烟的温润。其实,玉与人,和人与人一样,能相知相守,需要缘分。 “共工触不周之山,山为之崩,女娲炼五色石,用以补天。”这应是关于宝石最早的记载。是否可以用腕中这块石头,补一补我心灵深处衰老的皱纹?
大道至简 大巧不工——和田玉雕中的哲学
简,并不是不雕、不琢、不磨、不画,而是尽量地保留和田玉天然之美,以极简的线条和流畅的刀工表达材质本身最完美的灵魂。
中国玉的美学鉴赏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坚贞、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于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