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都市报记者 作者:郭坤庆 2015-03-16
行内有句话:“籽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细腻,它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很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新手多看多聊,多对比,是很有必要的。
白玉子料牌-带子上朝(正)【玉界臻品】
白玉子料牌-带子上朝(背)【玉界臻品】
毛孔就是结晶的流失
白玉因为是交织状结晶,所以结晶不会象单晶体的矿物那样均匀,也就是说,有些部分会密度大,有些会小,所以在天然的河床中,受水的冲击就会形成有起伏的自然表皮面。而任何的人为抛光不完全都是均匀凹面的,它的形成没受到玉石本身的结晶密度分配所影响。
近距离看毛孔,该是什么样呢?
籽料表皮上常常充满像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整个表皮呈现既润泽又凹凸不平的麻皮坑状,这是仔玉在河流中经水冲、砂磨多年滚磨的结果。
所谓毛孔是指无论多么细腻的籽玉在自然状态下经过千磨万击的历练,都会在他的表面形成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孔,非常像人的汗毛孔,一般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测光看或者在放大镜下看都很清楚。
要没经验的话,在哪个河滩上随便拣几块有一定磨光度的卵石,仔细看看、比比就知道什么是籽玉的毛孔了,当然一般卵石的毛孔要大一些,因为他的硬度比和田玉要低得多。而磨光料或者叫滚料表面只有滚磨过的磨痕和檫痕,绝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毛孔”。因此用毛孔来鉴别真假籽玉非常有效。直接观察玉料。
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等都不会像天然籽料那么细腻、柔和滋润,没有那么鲜活,没那么有灵性和亲和力。使用这招的前提是多看、多上手——籽料看得多、玩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来了。
寻找“细微毛孔”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很像人皮肤上的“细微毛孔”。籽料的这一特征用10倍左右的放大镜能清楚地看到。而人工滚磨的籽料尽管与真籽料的形制极其相似,但表面相当光滑、亮丽且有一道道擦痕,更没有“细微毛孔”。用寻找“细微毛孔”法来鉴别真假籽料最有效。
而看毛孔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看一个籽料表面,凹下去的部分毛孔则粗大一下,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细腻,而毛孔从细腻到粗大的过度是非常自然均匀的。明白了这点,则找到了看籽料毛孔的秘诀。
如何选购和田玉产品
声明: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www.chinajade.cn)原创、文章版权归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岳藴辉所有,如转载请发email至info@chinajade.cn通知我们,并注明出处、作者。作者...
和田玉黄玉辩析(组图)
和田玉黄玉是和田玉的一个分类品种,极为稀少,现如今与大名鼎鼎的羊脂玉相比,价格已经基本持平。其实在历史上黄玉曾超过羊脂玉列为首位。如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说“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指甘黄玉列为第...
玉石爱好者应善用紫外灯鉴别和田玉
使用紫外灯能帮我们:鉴定宝石品种;判别某些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帮助鉴定天然钻石和仿制品;帮助判断某些宝石的优化处理;帮助判别某些宝石的产地。
关于和田玉名称、原产地的讨论
下文为岳蕴辉在“和田玉名称讨论会”上的发言,经过本人整理,现全文发表。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对于和田玉的名称和原产地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关于和田玉原产地,名称方法的一些观点,在行业...
兽类玉器的工艺鉴赏
玉雕马有“仿汉马”、“仿唐马”、“写实马”之分。这种区别是指马的艺术形象所具备的形体特征和装饰风格而言的。并非是指马的生理结构有不同。做象与做马并无区别。只是因为象有象的生活习性和形体特征,马有马的生活习性与形体特征。所以,只是在形象的具体刻画上有区别。要做好玉雕象,关键是在工艺设计阶段要构思好能代表象各部分的形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