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15-04-03
国人使用玉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有8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对玉石的探求可以追溯上万年,这是一种自洪荒时期就结下的不解之缘。
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又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玉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之一。
在原始社会,人们奉承的是“神玉文化”,认为玉石经几千年的修炼早已具有其灵气,具有通灵的法力,认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以玉通神,作为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到了奴隶社会,人们奉承的是“礼玉文化”,《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到了春秋战国之后,人们奉承的是“德玉文化”,赋予了“玉”人的品德。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后来随着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对玉越来越多的认识,玉也从皇室贵族中逐渐走进了民间,玉不再是百姓眼中的奢侈品,它更加的贴近民间的生活,没有特殊的阶级属性。
玉器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广泛的熟知,特别是明清时代,玉雕艺术可谓是又迈进了新的高峰。玉器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不论是雕工技巧还是工艺鉴赏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自有着生动清新的艺术风格。
在中华传统文化不断被抛弃与遗忘的今天,玉文化的现状也令人堪忧。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在未来依然灿烂多彩。
美玉人生
玉经识玉者赋予了灵魂,赋予了生命,便产生了无尽的价值。赏玉者与被赋予生命和灵魂的美玉相携,那才是人间真正的相得益彰。
水墨青花 刹那芳华
青花,此“花”亦非花、亦非色,而是墨色与白色相间的美玉。其黑如墨,白如脂,黑白分明,质地油润细腻,玉中随性的墨迹,似国画中意境悠远的泼墨山水,自由洒脱。
趣味玉雕,始于情味
对玉文化加以探索,不难发现其形式是美的,并掺有耐人寻味的“趣”意。如说玉雕杂件的风格特色为“小、巧、灵”,那就已隐含了趣味性。
谈玉雕艺术的风格追求
在当今的玉雕界,成为一个一流的工匠也许不是太困难,而要登上更高一层台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就不那么简单了。其实,一个大师与工匠的区别在于:大师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工...
S形线在玉器造型中的运用
一、S形线的概念S形线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也称阴阳线,或太极线。它是线条美得表现形式之一,在玉器造型中运用的十分广泛。二、S形线艺术形式的由来S形线在自然界中到处都存在着。如人体的构成、山脉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