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15-04-03
国人使用玉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有8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对玉石的探求可以追溯上万年,这是一种自洪荒时期就结下的不解之缘。
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又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玉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之一。
在原始社会,人们奉承的是“神玉文化”,认为玉石经几千年的修炼早已具有其灵气,具有通灵的法力,认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以玉通神,作为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到了奴隶社会,人们奉承的是“礼玉文化”,《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到了春秋战国之后,人们奉承的是“德玉文化”,赋予了“玉”人的品德。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后来随着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对玉越来越多的认识,玉也从皇室贵族中逐渐走进了民间,玉不再是百姓眼中的奢侈品,它更加的贴近民间的生活,没有特殊的阶级属性。
玉器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广泛的熟知,特别是明清时代,玉雕艺术可谓是又迈进了新的高峰。玉器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不论是雕工技巧还是工艺鉴赏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自有着生动清新的艺术风格。
在中华传统文化不断被抛弃与遗忘的今天,玉文化的现状也令人堪忧。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在未来依然灿烂多彩。
琢玉艺术巧妙表达吉祥寓意
古代流传下来的每一件玉雕作品,无论是摆件,还是挂件,都有特定的思想含义和吉祥寓意。传统玉雕作品这种常以吉祥文化为中心的特色,可以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精神层面提升自己的信心,产生积极进取和创造幸福生活...
关于拣玉和捞玉
拣玉和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
大道至简 | 玉雕的减法艺术
根据玉石本身的属性,减去玉雕中不必要的元素,更能凸显雕刻的主题效果,很多情况下,玉雕都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
玉雕题材寓意之五灵
五灵题材题材即是指蠃、鳞、毛、羽、昆五类。具体为水族、走兽、飞禽和昆虫。禽类:1、灵凤:锦鸡头、鹦鹉嘴、大鹏翅、仙鹤腿、鸳鸯身、孔雀尾。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是祥瑞的象征。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
解读清代痕都斯坦玉器
清代痕都斯坦玉碗青玉-贡品五件套 痕都斯坦风格作品 北京汇展中心有售 点击这里了解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应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创新工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