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5-06-26
说到把玩器,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就会联想起“文玩”二字。这几年,文玩俨然已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风潮,使得无数人为之沉迷。文玩,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文化、有内涵的玩。它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也因此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和田玉把玩件中颇富特色的一个品类——玉壶。说到玉壶,免不了就要说到和田玉中的各色器皿炉瓶件。据考证,中国的玉雕炉瓶器皿大多承袭、借鉴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造型,也有一些是从远古时期一些古拙的石器、彩陶形状变化而来。壶,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古代,壶所代表的并不单单只是一种盛水的器皿,尤其是玉壶。事实上,早在汉唐时期,玉壶便已有了它特殊的涵义,那时的皇帝会不时颁发一种玉制的壶形佩饰,以寓敬老、表功之意。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正是由此而来。冰心玉壶,均是高洁之物,冰在玉壶,两厢映衬,其高洁脱俗处自然不言而喻。
此玉壶造型小巧玲珑,玉质细腻油润,壶身多处留有子皮,壶纽与壶柄以链条相接,倍显工巧精致。
纽盖与壶嘴各琢一只蛐蛐,方首长须,相对而鸣,意甚亲密。壶身翠竹叶片如剑,竹节苍劲,一叶半枝,已见竹之风骨。
不但如此,古人对壶,还有一种神秘的崇慕感。《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中就叙述了东汉费长房见市中有老翁悬壶卖药,集市一完便跳入壶中。费长房觉其不俗,便拜叩老翁并随其入壶,见壶内玉堂富丽,酒食俱备,方知老翁乃是神仙。因为这个故事,玉壶也常被后世的文人墨客用来指代仙境。古代玉壶地位之尊崇也由此可以想见。
此玉壶精选墨玉子料雕琢而成,器形端庄大气,壶嘴、壶盖及柄身皆雕作竹节状,壶身妙施巧雕手法,琢一双体态轻盈,双翼舒展的蝙蝠。竹与蝠素有祝福之意。
整器玉质细腻油润,黑白分明,白色玉肉虽少,但如云似雾、若隐若透,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艺术感染力。
撇开历史、文化等方面因素,单从本身而论,玉壶也极具把玩性与收藏价值。壶是玉雕器皿件的一种,而玉雕器皿件,尤其是把玩类的器皿对材质要求一般都很高,工艺方面,又非常讲求意境,因此一般做工精细,线条简洁流畅,且形制小巧,寓意吉祥。
提梁壶,一般造型古雅古趣,因提手在壶身上方,所以名为“提梁”。此壶提手则更别致一些,为两根桃枝扭结,枝上双桃相连,枝叶葳蕤茂盛,别有一番韵味。
壶纽镌刻桃实、蝙蝠,有福寿双全的寓意。整器造型古拙,玉质细腻油润,色泽匀洁,盈手可握。
和田玉把玩壶不但兼具实用与欣赏双重价值,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好方法。众所周知,人的双手遍布着很多神经元和经络,尤其是十指指尖,是经络的终端,所以经常把玩文玩、玉器,还有利于经络畅通,最终达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和田玉俏色巧雕技艺及相关作品赏鉴
俏色巧雕是利用玉石的结构、色彩等特征,将主观的人文构思和创意在玉石上表现出来,并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一种玉雕技法。可以说,一件成功的巧雕作品是人类灵感和大自然创作的结合体,极富艺术性和人文价值。巧雕...
和田玉收藏在于快乐的心境
虽然收藏过几件古玉,但有时对真假古玉的鉴别也不是很有把握。如果价格太贵,我无法确定真假时,只能选择放弃,毕竟我是吃过亏的人,哪怕我再喜欢,也懂得了克制自己。那次去外地出差,顺便去当地的古玩市场逛了一...
吴念亲讲解玉器:玉器好比股市里的绩优股
上周六下午3点半,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吴念亲用了半个多小时时间,向藏友们“传道解惑”,专业讲解玉器的门类,新玉和古玉的投资价值对比,以及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辨识玉的真假。玉器好...
祈福纳祥话如意
近年来,在国内各地的古玩交易市场中,各类如意无论是古物还是新器,价格都明显上涨,且成交活跃。此外,在很多城市的珠宝玉器专卖店里,各种玉如意也颇得消费者青睐。无论是祝贺朋友公司开业,还是为家里长辈祝寿...
从光白籽讲皮色与籽料的关系
什么叫光白籽?玉石市场上习惯将不带次生肤色的白玉籽料称为光白籽。与人类肤色和个性千差万别类似,属于“物”类的籽料个体也各不相同,这是籽玉的魅力之一,也是其与其它结构稳定单一的宝石本质上的区别。在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