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2005-07-17
中国玉雕大师-马进贵
马进贵1964年考入新疆玉雕厂,从事玉雕工作已经42年了。现任乌鲁木齐玉沅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进贵在玉雕生涯中,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技术精益求精,从1966年起师从上海玉器厂林知文老艺人,学习南派玉雕风格和技艺,为以后的技术发展打下了基础。1970年被派往北京玉器厂深造,得柳朝国大师和蒋通老艺人的真传,接触到北派玉雕技艺和风格在创新意识、雕琢工艺等方面,茅塞顿开,玉雕技艺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其在玉器的体裁、设计、造型、纹饰等方面,结合南北流派的不同风格,突破传统制式,逐步创立新疆玉雕独特的风格。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是华罗庚先生的名言。这句话一直激励他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不断拼搏进取。使他在玉雕事业中崭露头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进贵在发掘和继承痕都斯坦嵌宝金银错工艺方面,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终于将失传多年的这一加工工艺恢复生机,并制作多件工艺品面市。他制作的白玉错金嵌宝石西番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将洁白的和田玉、艳丽的红、蓝宝石、黄灿灿的金丝与优美的器形、流畅的纹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作品端庄华贵、风格独特,他一问世就受到业内同行的赞誉。2004年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评选中获银奖。获天工奖和新疆玉雕精品奖及最佳工艺奖的还有“墨玉错银龙凤纹瓶”、“白玉薄胎错金嵌宝石瓜楞执壶”,及“碧玉错银嵌宝石碗”等。
40多年的玉雕生涯中,马进贵从一个学徒,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靠的是不断学习,不停地吸取前人和同行的经验,充实和武装自己,并且将自己积累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多年来,他带的徒弟数十人,其中不乏学成并成为知名艺人者。
近年来,他为了宣传、推介和田玉,弘扬和田玉文化,四处奔走,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温州等地,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正因为他的宣传、推介上述城市许多公司邀请他前去讲学,成为宝协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
由于马进贵在新疆珠宝玉石界具有较高的威望,同时又热心协会工作,三届宝协都被选为新疆宝协副会长。现任中国宝协常务理事、新疆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获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职称。
马进贵常说,成绩说明过去,今后的路还长,要继续为宣传推广和田玉,为弘扬玉文化尽心尽力。在玉雕工艺方面,要精益求精,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更多的玉雕艺术品,贡献给社会。
玉雕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访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世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浸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保护了它,就等于保...
玉美无暇——新疆玉雕工艺师王立飞:玉雕精中求精
王丽飞,新疆玉雕工艺师,设计上注重体现玉石的天然之美,意境美好,富有创意,多件玉雕作品获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石杯”大奖。对待自己的玉雕作品,王丽飞要求“剜脏”、“去绺”求精益求精,他不允许作...
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记上海玉雕大师易少勇
易少勇是上海近几年来涌现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笔,把书法刻在玉上的玉雕书法家,堪称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 从一名学徒转变为公认的玉雕大师,这其中易少勇付出了很多。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
稳重中求灵活的器皿高手-记扬州工艺美术大师杨光
作为在扬州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器皿件高手,扬州工艺美术师杨光执著于炉瓶器皿的雕琢,他在继承青铜器、古玉等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端庄、大气、典雅、细腻的创作风格,作品造型新颖、题材别致,颇具功力。
让传统玉雕工艺发扬光大—中国玉雕大师郭海军专访
在新疆玉雕界,目前有三位中国玉雕大师——马进贵、马学武和郭海军。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老中青三代的新疆玉雕艺人。 郭海军擅长薰炉、链瓶等大中型器皿的设计制作,他的作品风格浑厚,简洁明快,具有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