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5-12-22
张静,扬州玉雕工艺美术大师,出身扬派玉雕世家。由于父母的缘故,张静很早便与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更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放弃了教师这一职业,选择成为一名琢玉之人。
坚定了自己的道路后,张静毅然前往南京艺术学院进修雕塑专业。这样的经历,也造就了张静兼容中西、不拘一格、丰富多样的设计与灵秀蕴藉、雅致细腻创作风格。
也许是经历的缘故,张静的性格温和儒雅,颇带几分学者风范。而他的作品线条往往干净俐落,颇具立体感,无论大、中、小件,皆信手拈来。而他设计雕琢的和田玉白菜摆件,更是风格雅秀,别具一格。
精选碧玉雕琢,白菜通体青翠欲滴,叶片翻卷如意,根系清晰可辨。整器层次明晰,雕工精湛,别有一种鲜艳夺目之美。叶上雕琢双虫,镂空精细,形貌生动,更为作品平添几分灵动。白菜,在玉雕中素有“摆财”、“佰财”的吉祥寓意,又有清白之意。
观音、佛像类的作品,也是张静老师的拿手好戏。张静的佛像、观音,颇具神韵,非止线条干净简练,成品更是丰姿妙仪,宝象端严,令人一见,顿觉澄心静气,心绪安宁。
此把件造型圆润光洁,玉质细腻缜密,地藏王菩萨大耳垂肩、双睑微阖,神态慈悲,手持锡杖,头顶祥云,气韵庄严。 地藏王菩萨之名源于“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似秘藏”,曾发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国的文人似乎总爱以花木草石来投射自身的人格特质。花鸟这类玉雕作品也因此成为了玉雕的主流类型之一。许是根底扎实的缘故,张静在花鸟这类题材上,也有其独到的心得。
双蝶翩跹,牡丹半绽,丽容娇姿,富贵芳华。牡丹为我国国花,其花大而香,素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誉。作者雕工精细,完美再现了牡丹艳压群芳的娇美姿态,花上双蝶俏色运用精微、细致,平添画龙点睛之感。
此外,张静的一些佛教小品类物件也常能以其禅性佛韵之美而让人大有惊艳之感。
佛祖于菩提树下,证见大道,菩提树从此成为佛教圣物。此作品雕一叶菩提,叶内观音静坐,碧莲滴露,不着一字而禅韵生幽,清静自来。
PS:张静作品欣赏:
黄玉把牌-渔舟唱晚
玉雕大师玉皮上开洞掏空内部杂质
扬州玉雕大师创新性地将器皿件掏膛的技术,运用于摆件制作,将玉石内部一点点琢空进行创作,使“问题”籽料变身玉雕精品。
温婉大气、典雅柔润的和田玉镯
手镯的造型柔和典雅,寓意着和谐圆满,由古至今,就是女子钟爱之物。而以和田玉琢制的手镯,不但自具天然玉石之美,又温婉大气、柔润美丽,且可算是意蕴绵长。
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
服饰以金玉,起源久远。而束带之用玉,则典籍载之最早见之于唐。而陕西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一条白玉九銙八环蹀躞带,将目前所知的玉带最早时间提前到了北周时期。自唐已降,历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历代都...
天工人文,诗画玉雕
可以说,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在它的身上,你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触摸到玉雕师们的匠心与灵魂。
玉雕大师陈华先生随笔感悟-和田玉投资不是比数量
一位收藏界的大佬级人物曾告诫我:收藏不是比数量、比投资额度,而是要比境界、比学问、比谁有品质好的作品,也就是比艺术。往往很多藏友喜欢把材料的好坏放在第一,是看重它的经济价值不是看重它的艺术品质,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