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5-12-30
在中国,“乱世藏金,盛世藏玉”是一句流传多年的俗语,其流传之深广,可谓是琅琅上口。它也充分点明了玉的地位,即玉是人们衣食富足后的精神消费品、也是灵魂的升华与寄托。
近几年,和田玉市场的一再升温,也正体现出了这一点。短短十余年里,当代玉雕就展现出了百花齐放、众家争鸣的空前盛况。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的海派玉雕,更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在海内外市场中得享盛誉。
在海派诸多的玉雕大师中,祖籍安徽的万伟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员。
万伟,主攻子料雕琢,其作品以人物、花鸟为主要雕刻对象,雕琢中取“薄意工艺”之长,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工法伶俐,刚柔并济。
秋高气爽,大雁北去,临江松柏,瓦屋陋居,朗润山水中,渔翁独钓,配以雅淡白玉,更显气韵闲逸。背面镌有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半阙: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薄意雕刻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人物、山水、花鸟尽在其中,情景交融,回味无穷。
万伟认为,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是其创作原则。“薄意‘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雕琢要灵活多变,洗练概括,通过各种技法的运用,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作品玉质细腻油润,皮色自然淡雅,无瑕疵。整器圆润饱满,宜于把玩。
薄意把中国画的画理融于石头之中,使人间万象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这是艺术创作者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也令万伟的作品构图巧妙,层次丰富,清新隽永且意境深远,让人过目难忘。
▼ 白玉籽料牌-喜事连连
子料玉牌,灵脂光洁,皮色俏艳,构图巧妙,雕工精致,俏色柿子,飞舞喜鹊,浑然一体,和谐吉祥,喜事连连。
薄意之外,万伟的人物雕琢也颇具功底。懂行的人都知道,玉雕中最难雕琢的正是人物件。而事实上,在玉雕中,越是常见的事物也就越难雕琢,更难得能做到形神俱佳。
中国人常爱以“天姿国色”来形容美人,此件作品品名即来源于此。作品精准的表现出了一幅美人出浴图,玉上美人长发微束,身姿娉婷,玉手挽纱,将披未披。身下水波微漾,予人芙蓉出水之美感。
PS:万伟作品赏鉴:
白玉子料挂件-如意弥勒
白玉子料挂件-和合美满
清雅淡逸 灵动随性——殷小金玉雕作品赏
殷小金,江苏扬州人,国家玉石雕高级技师、江苏省玉雕大师。其作品雕琢精致,线条简洁;风格温婉细腻,深得自然之妙。
玉雕中的龟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上古时期的原始部落遇事大多都要进行占卜,占卜是什么?“占”为观察,“卜”即以火灼龟壳,古人认为借由龟壳上出现的裂纹形状,就可以预测吉凶福祸。
玉上的水墨丹青:玉雕的阴刻之美
阴刻工艺是指用雕琢工具,在玉料玉器的雕刻面上刻画琢磨出凹入此雕刻面的点、线、面,从而表现出线条、字体或画面的一种雕刻工艺方法。
赏玉为主 赏雕为辅
本文章来自《玉界》第一期,《玉界》由中国和田玉网制作,新浪网联合发行。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本文章的电子杂志版 点击这里进入《玉界》电子杂志专题页 检阅从古到今的玉雕作品,你会发现在玉雕作品的技法...
碧玉的“美人痣”
很多人都喜欢碧玉,其颜色艳丽,青翠欲滴,但有些碧玉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墨点。本文我们就来说碧玉中的“美人痣”——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