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葛海洋 2016-03-24
金镶玉耳坠
玛瑙璧
元代玉器以装饰性玉器为主,观赏陈设器、礼仪器、动物器、文房器、实用器为辅的特点。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玉器加工工艺上反映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拘小节,不甚追求造型、形象的细部刻画,注重整体上的统一、简明、完整,并以多层镂雕玉器为主,具有代表性、民族风格的是“春水玉”和“秋山玉”。
1982年12月,滕州市城郊乡韩桥村东的高地上群众在烧砖取土时,挖出一处墓穴,根据出土的墓志得知该处墓葬为大元司马总管李元墓。李元,《滕县志·人物传》有记载:元初学儒术,召至京师,俾掌御药,而后从北安王那木罕西征。年老致仕,退处滕阳,年八十四卒。该墓出土两组精美的元代玉器精品,现介绍如下,以期从中管窥博大精深的元玉饰文化。
金镶玉耳坠一对(图1),元代装饰品,以金丝镶嵌,耳坠主体为青白玉质玉人。玉人呈裏袖跽坐状态,头梳高髻,瘦长脸型,阴线刻出媚眼五官;玉人身着无袖长袍,一为右衽,一为左衽,衣纹用几道斜阴线勾出。
玛瑙璧(图2),元代装饰品,直径7.5厘米,厚2.3厘米,璧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微凸,上面浮雕一条螭龙,螭龙躯体细长,作爬行状,螭身随璧弯曲,翻转自如,螭龙形玉雕躯干细长,动势起伏大,生动富有神采,为元代极为少见的玛瑙装饰品。
元玉器总体艺术风格密实紧凑,刚劲俊伟,沉稳浑朴,蕴含一种精神力量。“形式简练者,内容复杂”,造型简约,意蕴则沉郁深刻,表现出中国古典艺术品的重要特点。
大师谈玉雕——中国玉雕创作的意境内蕴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没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却是通透的,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
浅述中国玉器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一)
摘要:中国玉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沧桑,所历经的几个发展鼎盛时期都与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分不开,因此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个人从业素质,包括艺术修养、技能培训、经营方式等方面都立足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荷塘萌宠 玉雕青蛙
动物题材,一直都是玉雕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幻化成温润的玉雕作品,同时也为玉石增添了一份灵气。青蛙自然就成为了玉石创作中常被运用到的元素之一。
玉上中国:从玉雕谈中国式气节
玉雕是雕刻文化中最具文人气息的一种,国人赋予玉太多的美德,君子比德于玉。文人最重气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依据文人喜好,玉雕中表现气节的题材非常之多,其中竹、莲、梅、蝉最为经典且常见。
碧玉香囊——古韵之美
新到一件碧玉香囊,造型精致小巧,碧色浓翠欲滴,囊身只以浅浮雕的手法简单勾勒了一片荷,一朵莲,几滴晶莹圆润的荷露,却让人无由的联想起初夏早晨的荷塘美景。晨光熹微,风过荷塘,碧叶翻卷中,有荷露如珠,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