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玉则刚 2016-04-13
和田籽玉的市场价格是否存在泡沫,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我们不妨从一些数据中可以做做比较。
今年是猴年,第四轮生肖(猴)票开始发售,我们尝试着以邮票中的“领头羊”-T46庚申年猴票为参照对和田玉籽料的价值进行对比。看看36年中,猴票与和田玉的价格变化情况:
先看一看“猴票”的基本面:1980年2月发行,计划总印量500万枚,由于当时的油墨质量问题,实际成品在400万枚左右,加上实际使用消耗,存世量要在百万枚的量级;猴票的价格变化是:
1980年0.08元;
1982年0.8元(10倍);
1997年2000元(2.5万倍);
2008年4000元(5万倍);
2010年夏8000元(10万倍);
2012年至今10000元以上(12.5万倍)。
再看看和田玉籽料的情况:1980年以前,国家统购统销,籽料用于雕刻工艺品出口换汇,1980年后和田玉开始逐步市场化经营,据推算这三十年间,年平均产出籽料约10吨,共计300吨,即30万公斤,目前可开采出的籽料急剧减少,加上玉雕的消耗,籽料的存世量讲逐年递减;和田玉籽料的价格走势是:
1980年100元/公斤(以此为基准价);
2000年1万元/公斤(100倍);
2005年10万元/公斤(1000倍);
2008年30万元/公斤(3000倍);
2010年春60万元/公斤(6000倍);
2012年底100万元/公斤(1万倍)。
这两种藏品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品种,从存世量看,都具有稀缺性,而与1980年的价格基准相比较,猴票的升值超过了12万多倍,和田籽料升值1万倍。猴票过万的价格已经持续了五年左右,邮市经历了一波深度的调整,并依然在谷底。即使这样,猴票的升值幅度也依然是籽料的五六倍。
在所有收藏品市场中,和田玉有其独特的地位,它承载着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国的玉文化有八千年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国的文字历史。玉,做为华夏文明的符号和基因,贯穿中国历史的全程,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稀珍。因此和田玉的文化价值没有理由低于其他类别的藏品,我们尽可以把和田玉与书画(以平尺计)、瓷器等收藏品进行横向对比,相信和田玉的相对价格一定是最低的。所以,和田籽料价格的上涨是其自身价值的回归和市场价值的发现,试想:如果籽料的涨幅与猴票一致,那些和田籽玉中的好工、好料应该会是什么样的价格呢?
游鱼得水,灵动所在
玉雕师手中的鱼,是鱼,也不仅仅是鱼,他们呈现的是一种通过千锤百炼的玉雕文化滋养出来的鱼。
对不起,我是一名玉雕师,请别再嫌作品贵……
当你面对一件玉雕作品的时候,我希望你能静静的欣赏玩味一下,我希望我的艺术创意能被每一位喜欢玉雕的人感知到,我希望她在你面前是有生命的,是温暖的,而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玉雕中的浮雕工艺,你知道多少?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玉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却还是工艺。中国古代那句老话“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是这么来的。一块璞玉经过巧妙的设计、精心的雕琢,最终变成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作品。
空、飘、细——那些美不胜收的香插
中国士大夫文化催生出了许多旁支文化,如香文化、茶文化、插花文化等,香插这种器具,也就在文化的熏陶下,开始拥有了属于它的独特气质与艺术感染力。
古代仿古鉴识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观念和认识中,一般都把仿古玉与伪古玉等同看待。其实仿与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仿是模仿和效仿,仿占玉旨在仿制古玉的造型、花纹和占朴的风格,目的在于欣赏和玩好。同时也必然以间接的方式,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