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6-07-06
说到玉雕中的特殊工艺,不免就要说到巧雕。巧雕,又称俏色雕、巧色玉、巧作玉。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极为相似的词语:巧色和俏色。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觉得,巧色就是俏色。而事实上,巧色与俏色虽有相通之处,却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巧色与俏色。
巧色就是设计师在保留玉料原有颜色的同时,尽量让这种颜色与所要表现的题材完美结合,进而成为此件玉器的亮点。简而言之,巧色只是运用和田玉料原有的颜色;而俏色则需在巧色的基础上突出并优化玉料的颜色优点,使成品更具艺术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巧色就是俏色的基础版本。
作品雕工精湛,皮色明艳,巧雕凸显色彩对比,衬得莲下双鱼身姿愈加灵动。
俏色是根据和田玉料的颜色来精心设计玉雕作品,并通过巧妙的运用来化瑕为瑜,最终雕琢成器的一种工艺手法。
可以说,对于玉雕作品来说,俏色起到的是点石成金的作用。因此,俏色对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和技艺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毫不夸张的说,一件好的俏色作品就是人类的灵感和大自然创作的完美结合,极富艺术性和人文价值。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品立意高远,黑白间寻求水墨意境,云水相接,雾霭峰高,有苍鹰翱翔,曲径通幽,整器人文气息浓厚。
目前已知最早的巧雕作品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玉鳖,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是殷商时代的玉器。其后随着人们审美力的不断进步,在巧色工艺的前提下,慢慢出现了俏色工艺作品。
作品俏色精致,墨色醇厚油亮,猛虎形象栩栩如生,姿态敏捷而富于美感。身侧云水相生,萧萧风起,堪为精品。
与巧色玉雕作品相比,俏色作品在保存玉料本身的颜色的同时,还能将其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它成为点睛之笔,甚至令人产生叹为观止之感。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被冠以俏色之名。
特写:“子冈杯”金奖
今年是子冈杯的第九届,经过了之前的八年之痒,子冈杯似乎找到了它在未来的一个更明确的方向,于是我们在本届子冈杯上看到了诸多的变化。
这5点不懂,还是谨慎购买和田玉吧!
和田玉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很多没有做够知识来辨别和田玉真假的朋友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和田玉,并且不会上当吃亏呢?
一袭墨色尽显时尚魅力——和田玉墨玉
玉色深沉内敛,不同于寻常玉石的和田玉墨玉,始终在和田玉家族中是一种低调的存在。它远不如白玉那样被人所熟知,但它所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极致的美!
碧意蛙趣
俏色碧玉青蛙
玉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心得
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涉及玉石本身的特性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其鉴赏和评价很难从单角度诠释。 在我们对玉雕作品进行评估的实践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