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7-02-17
国人爱玉,这一点可说是毋庸置疑。行家里手每每说起时,总爱在玉的前头配以一个“玩”字,如赏玩、盘玩等。那么,何谓赏玩、盘玩?盘玩和田玉又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和田玉越玩越好的传闻又是不是真的呢?
盘玉、玩玉又被认为是养玉的一种手段。清代大收藏家刘大同在其著述《古玉辨》中曾明确的提出了盘玩和田玉的三种概念,即文盘、武盘、意盘,这一观点被后世的收藏家们奉为圭臬。
这三种盘玩方式中,最常见、最简单、耗时也最长的,便是“文盘”。藏玉在身,通过佩戴、把玩等手段,让玉器与恒温的人体长久接触以达到养玉的目的,是为“文盘”。
事实上,和田玉在经过天长日久的贴身而藏、盘玩佩戴、精心呵护后,会逐渐蜕去粗躁的土壳,恢复往昔的灵性,其外表也会愈发润泽、缜密,油润光洁。现如今,很多玉石爱好者都对和田子料情有独钟,对子料的皮色尤为看重,也正是因为皮色重的和田子料,在盘玩之后,子皮的颜色会越来越亮,看去愈加均匀油润的缘故。其中尤以黑皮子料与红皮子料为甚。
鹌鹑与稻穗,玉雕中常寓意为“岁岁平安”。作品精选枣红皮子料雕琢而成,玉肉莹润缜密,皮色明亮鲜妍。整器采用浅浮雕手法,妙用色皮精心雕琢,线条流畅,情致生动。
最近几年,色彩明艳的沁料越来越受市场青睐。除了因为它的颜色漂亮,还因为沁料是最容易盘出效果的料子。一块沁料,刚开始看起来可能很干,还会有很多小瑕疵,但盘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料子不仅油润通透了,颜色也更加亮丽。一些小的绺裂在盘玩之后也会变的不明显,这就是盘玩沁料的奇妙之处。
作品玉质温润,油脂感不错,白度可达羊脂级别。妙用黄沁雕琢一双金丝雀。双雀毛色金黄、丝丝光润,绒绒细羽俨然可见,堪称栩栩如生。整器形如雀巢,双雀在巢,又有安居乐业之意。
此外,在盘玩过程之中,和田玉料还会在氧气、水分以及人的作用之下逐渐形成一些微妙的化学变化,性质随之渐渐稳定,玉料也变得均匀,形成了一种从青涩到成熟的变化。水分、人体油脂等的沁入,也会让原本透明度不高的玉料变得更为通透,细腻且宝光内蕴。
最后,盘玩和田玉,除能让和田玉愈加通透莹润,价值倍增外,对于盘玩的人,也是大有好处。《本草纲目》就认为和田玉是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常年把玩、佩戴,乃至服食能“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也因此而来。
和田玉里的帝王之色!
青玉被称作帝王之玉,而其实在和田玉里,青色的玉种有好几种,而且颜色很相近,相信很多玩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块青色的玉拿过来不知道是什么。本文我们就来说说那些颜色近似的青色和田玉。
和田玉十问,你知多少?
山料是指直接来自矿床、最为原生态的和田玉;山流水是经短距离的搬运分选,有一定磨圆,质地与山料差别不大;籽料是经自然界剥离、搬运、分选之后残留下来的和田玉。
三种常见的玉雕技法,你知多少?
一块块玉石经过设计师的巧妙设计、精细雕琢,变成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作品,让人怎能不惊叹于人类的智慧。那么,玉雕中究竟有哪几种常见的雕琢技法呢?
案头上的风雅——古色古香的文玩器物
笔、墨、纸、砚,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之名,初起于南北朝时期。明清以来文房用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与“笔、墨、纸、砚”相配套的各种文具,主要有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呈、臂搁...
富贵吉祥金镶玉
金镶玉,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着高贵与纯洁,所以金镶玉也有 “金玉良缘”的寓意,乃是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若是追本溯源的话,“金镶玉”最早该是出现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