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7-03-08
在中国,壶应该算是最常见的家用器皿之一了。中国的壶,材质多样,款式多变,细细探究起来,俨然又是一个文化支流。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和田玉壶。与其他材质的壶不同,玉壶从一开始就带有身份与装饰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汉唐时期的帝王,常将美玉制成的壶形佩饰赐予功臣、长者,以表彰其功勋及帝王敬老爱老之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玉壶开始逐渐转化,并常被借喻来指代高尚的品德与廉洁、正直的品行。王昌龄的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所指代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玉壶造型小巧玲珑,玉质细腻油润,壶身多处留有子皮,壶纽与壶柄以链条相接,倍显工巧精致。纽盖与壶嘴各琢一只蛐蛐,方首长须,相对而鸣,意甚亲密。壶身翠竹叶片如剑,竹节苍劲,一叶半枝,已见竹之风骨。
中国人喜饮酒、爱喝茶,酒有酒壶,茶则有茶壶。吕洞宾尝云: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壶,无疑是古人或知己同坐,或神游天下时,不可或缺的器物。
多瓣瓜楞式壶,壶型小巧,瓜蒂为盖,藤蔓为柄,壶身俏色一双甲虫,壶口枝叶缠绕,别具田园之趣,一壶二杯成套。
中国人的壶,常常寄托着心胸、野望。所以不乏野趣,也常见古韵古香。一草一木皆可为壶,天地乾坤雅韵内蕴。
此壶体造型奇古、瓦当形,壶身雕一祥龙直升云际,构思巧妙。壶钮处太阳与云际的刻画与壶身遥相呼应,线条分明,做工精细,古韵盎然。半月瓦当壶寓意凡事,全则半,半则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曲则全,枉则直。极富人生处世之哲理。
宁静可以致远,淡泊方能明志。所以纵酒狂歌、挥斥方遒之余,也须静坐品茗,养性修身,看春暖花开,享岁月静好。
与壶的温度相仿的,或许正是人生的境界。
精选墨玉子料雕琢,器形端庄大气,壶嘴、壶盖及柄身皆雕作竹节状,壶身俏色巧雕一双体态轻盈,双翼舒展的蝙蝠。竹与蝠素有祝福之意。
如果说,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态度,那壶一定是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一只壶,精心设计,细巧琢磨,这之中耗费的时间与心思且不说,难得的,是那一份圆融的细腻与精致。
玉壶冰心,雅逸把玩,纵无酒,亦可醉人;纵无茶,亦可清心!
碧玉的“美人痣”
很多人都喜欢碧玉,其颜色艳丽,青翠欲滴,但有些碧玉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墨点。本文我们就来说碧玉中的“美人痣”——黑点。
一块好碧玉的标准
挑选碧玉的最主要依据就是颜色。这和挑选白玉有区别,挑白玉未必越白越好,碧玉可是越绿越好,单单俄碧就可以分为菠菜绿、阳绿、白家绿、苹果绿等,这些颜色种类各有特点。
玉雕器物 大美至简
古语有云:大道至简,大简至美。复杂的器物很多时候只是器型的复杂,其内在蕴含的并无多少。简单的器物虽形制朴素,却能如一阙词、一行诗般,令人回味、沉思。
当代玉文化与文化下的收藏
把握当代玉文化的独特性,学会用文化的视角面对收藏,这是当代玉器收藏者无可回避的问题。藏玉藏的是什么?收藏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境界,这是核心内容,玉文化的追求意义也在于此。 在我国历史上,玉文...
狰狞兽面——玉雕中的守护
兽面既能护主驱凶,还能招财纳福,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它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象征着威猛、勇敢、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