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藏玉 2017-04-06
关于玉器,很多人知道古玉,很多人知道现在的玉雕工艺,但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玉雕历史,很多人并不了解,本文我们就来探秘,那个年代的玉雕历史。
玉雕的那个年代
清朝之后的民国时期,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玉雕也经历了一次很大的衰变,很多玉器作坊纷纷倒闭,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当时不少琢玉工人在家自制小件销售,以维持生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换取外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成立了手工业管理局,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手工业联社,国家将流落在外的老艺人请回,并提供资金、场地、组织同行业的人在一块合作生产,成为生产合作小组。这是对传统手工艺延续了几千年的家族式传承的颠覆。
如今,已评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近年来遴选的非遗传承人,很多都是在1949年以后社会化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而他们的成材经历,也是不可复制的。
▼下图的这组照片来自“海达·莫里森拍摄的民国影像”
治玉车间。
工匠用铊具磨制玉器。
车间用砂轮打磨玉料,那时候是没有童工这一说的。
上图的工具叫做带锯,用来切割玉料,但它的费时又有多少人知道。
当年的玉雕人
不过在以前,收藏玉器的多是一些港台同胞或华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这个领域,也没有购买能力。所以,当时的治玉人的生活其实很艰苦。
没有电灯,用蜡烛都是好的。
那时也没有其他的抛光的工具,只能用牛皮来抛光玉石,使其呈现玉色。
点着蜡烛治玉,在如今可能很难想象。
没有机器,只能用脚踩动踏板带动飞盘。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很艰难,很多治玉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封闭的进行玉器的小规模制作。改革开放后,民间的治玉人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自己加院子里做玉了,也有很多人加入了治玉人的行列。
玉雕女工
在很多人看来,玉雕是一门苦活,所以大部分都是男性。但其实在那个年代,玉雕女工已经有很多。
(本段图文整理自黄鹤钟文章)
比如在当年的苏州玉雕厂。为了发展玉雕事业,在一九七几年,苏州玉雕厂一下子分配来了两百新学徒,其中女性学徒超过150人,占了四分之三,为史无前例之举。
抛光是玉雕工艺中最后一道环节,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环。抛光亦有四道工序,极需细心和耐心,故而抛光车间中女艺人占了绝大多数。女性较心细手巧,也算“因人施宜”。
要知道那时干玉雕这一行,又苦又脏还很难,不是任何人都能适应的。虽然之后陆陆续续找关系调离了一部分,但留下的也出了一些人才,成为技术骨干,也不乏尖子艺人。
不管时代如何的变迁,始终阻止不了玉器文化的发展。玉雕这门古老而又神奇的艺术,它贯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更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沧桑与辉煌。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玉雕市场走出沉寂需三年
从2012年开始,一向高调发展,火爆异常的玉雕收藏投资市场步入沉寂期,其中市场的第一反应就是成交量的萎靡,尤其以高端白玉艺术品和低端玉雕小件两极滞销表现最为明显。圈内的人士已经感到了极强的危机感,犹...
古玉与当代玉:各具千秋前景可期
作为文物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玉器收藏较其他门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玉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收藏价值高,且便于保存。
解读和田玉未来市场投资
2010年秋季拍卖会收官,拍卖会创造的一项又一项高价纪录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就有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微博)“2010年秋季拍卖重要私人清宫御制工艺珍藏专场”以1.2162亿港元成交的一方清乾隆御...
《盛世美玉》 第一集 “奥运之缘”[视频]
中国目前唯一一部以玉文化为主题的,全方位的影像博鉴;玉界人士镇室的理论宝库,好玉人士通晓玉知识的资源盛典!凝聚学术界、考古学界的玉学泰斗、考古学家、玉器专家、顶级玉评家、当代玉雕大师、收藏家、鉴赏家...
《盛世美玉》 第十集 “当代玉雕--鬼斧神工”[视频]
第十集 当代玉雕--鬼斧神工俗话说:匠心独具三分玉,鬼斧神工七分雕,六位当今社会的治玉名家,用自己治玉的亲身经历、理念和工艺告诉所有人,什么是鬼斧神工。《盛世美玉》 第十集上 “当代玉雕--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