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02-01
守护类玉件在和田玉玉雕品类中一般属于仿古类玉器,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仿古图案和吉祥寓意这几年得到了不少文人雅士的青睐。据历史查证自良渚文化时期守护类玉件就已经出现,如良渚玉牌饰刻有龙首纹和神人兽面纹。中国的传统民俗认为守护可使邪祟之物不敢靠近,能达到奇迹避凶之功效。
▲ 青玉-兽面纹饰香炉 | 玉器编号:150954
兽面牌,是守护类玉雕类别之一。兽面既能护主驱凶,还能招财纳福,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它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象征着威猛、勇敢、公正。兽面即兽类动物的头部图案,有牛、羊、虎等多种形象,由于有首无身,所以又被统称为兽面纹。
▲ 糖白玉-兽面守护牌 | 玉器编号:144998
兽面纹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而现代玉雕器皿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青铜器与瓷器的造型、纹饰,因此兽面也被广泛用于玉雕器皿上。
▲ 白玉-瑞兽守护牌 | 玉器编号:156502
和田玉玉雕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兽面纹是饕餮纹。饕餮兽面的特点是大眼、有鼻、双角,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一般没有下唇。下面这件作品,就是颇为标准的饕餮纹螭龙匜。
▲ 白玉-饕餮纹螭龙匜 | 玉器编号:152897
作者以浮雕手法,通过丰富的层次变化,雕琢饕餮纹饰,线条刚劲、纹饰朴拙,尽显仿古之美。饕餮方鼻大眼、獠牙毕露显现出一种“狞厉的美”。整器玉质细腻油润,白净无暇。古朴端庄,工整大气。
除兽面外,玉雕中还有鬼面图案。鬼面,源出古代祭祀时扮演神鬼用的假面具或者勾勒的脸谱。鬼面,也是守护图案、纹饰的一种。
▲ 碧玉-护身佩 | 玉器编号:162609
该挂件玉质油润光莹,色匀洁净,雕一鬼面,鼓目长须,吐露长舌,造型古朴威仪却不显狰狞,整器呈矛尖,背面弧线平和,手感温润,无瑕疵绺裂。
▲ 黄玉挂件-守护 | 玉器编号:147301
玉质油润,色黄洁净,挂件正面上部雕一怒目獠牙的神兽,镂空兽口,更显立体。背面光素无纹,手感舒适。整器圆润饱满,古朴威仪,兽面素有守护之意,可辟邪驱厄,护佑己身。
中国古代玉文化 第三集:神秘的巫术 [视频]
[探索发现]中国古代玉文化(三):神秘的巫术
天地之间 掌中色彩——和田玉的美之于色
和田玉籽料的颜色绚丽多彩,“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只是从古到今爱玉之人对玉料的喜爱和珍贵程度的一种排名而已。
焚香赏玉,不负韶光
当香器与玉石一经相遇,便兀自横生无尽意趣,自此焚香的案头上不仅有了温润美玉,袅娜之中又添万千风雅、暖意柔情。
玉文化与治国论
在近万年开发和利用玉的历史中,与中国玉器有关的一切物质、精神之东西,早已构成了独特的中华玉文化。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玉文化侵润到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和宗教等各个领域,玉充当着...
黄财神—和田玉中的另类财神
黄财神又名黄布禄金刚,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五姓财神之一,为北方司财众部之首,掌诸宝库,为众财神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