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石中国 2018-04-10
中国玉雕工艺历史悠久,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玉雕工艺只有南工和北工之分,南工讲究作工细腻及灵巧,而北工则风格豪放粗犷;南工精致复杂,北工则讲究简单大气。发展到当代,玉雕工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地域、经济、风俗、文化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多个流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作品《簋》
“北派”从地域上来说,是指指京、津、辽宁一带玉雕工艺大师以雕琢人物群像,立体圆雕花卉、神佛、仕女和薄胎工艺著称,形成庄重大方、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
北派的玉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彼时的“山顶洞人”就用玉器作为妇女的装饰品。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历代繁衍,逐渐形成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玉雕艺术。
北派玉雕是原宫廷玉雕工艺的继承和发扬,玉雕作品雄浑霸气,皇家遗风特点明显。北京是明清两朝古都,历代帝王用玉均由当地专设制作作坊制造,就是有名的“内造上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袁广如作品《白玉子料番作炉》
皇帝使用的物件一是端庄大方,二是气度非凡,三是精益求精。因此只有极有能耐的工匠,才有资格担此重任,久而久之,便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按照宫廷所需和所要求的构图模式、琢工要求,创造出了留存至今仍然能看到的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许多物件,其选料之精、设计之巧、雕琢之细,一件件作品无不彰显大国风范、帝王气度,简约中透着稳重,雄厚中体现皇家风范,演化成了北派玉雕的式样和典范。
品德轩作品《奁》
北派以北京“四怪一魔”最为杰出: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艺著称的潘秉衡,以立体圆雕花卉称奇的刘德瀛,以圆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荣,以“花片”类玉件清雅秀气而为人推崇的王树森和“鸟儿张”——张云和。
“玉文化”知多少
国人使用玉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有8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对玉石的探求可以追溯上万年,这是一种自洪荒时期就结下的不解之缘。
玉器命名的文化内涵
汉<说文解字>日;玉之美,有五德。玉石颜色,温润光泽,仁德也;据纹理自外可以知中,此乃表里如一,心怀坦荡之义也;玉石之音,舒展清扬,此乃富有智慧,兼远谋之智德也;玉石坚硬,宁折不弯,勇德也;廉洁正直...
吉祥如意祥云壶
壶是玉雕器皿件的一种,而玉雕器皿件,尤其是把玩类的器皿对材质要求一般都很高,工艺方面,又非常讲求意境,因此一般做工精细,线条简洁流畅,且形制小巧,寓意吉祥。
我为中国玉文化“申遗”而摇旗呐喊
每当我翻阅自己多年前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研究专著《古玉新经》一书,仍会一次又一次地赞叹古老、深奥、神秘、多彩的中国玉文化。我认为传承几千年的,以玉雕工艺为载体的中国玉文化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完全可以向联合国申报纳入可传承性的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
玉器经济史
玉器经济亦即玉器生产制度,它属于手工业发展史的范畴,是近万年玉文化持续兴盛的经济基础。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正式创立玉雕业 和石雕业,生产了丰富的工艺品。 夏、商、周、春秋是玉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