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12-01
在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各种文化派别层出不穷,百家争鸣,同时,文化间相互融合又相互渗透。其中,玉与佛的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碧玉巧雕牌-观音、弥勒 | 玉器编号:151875
和田玉集天地精华而成,质腻色洁、温润内蕴、坚韧莹亮,是物质世界顶峰造物的象征,也代表着玉石的最高峰和集大成者。而佛教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不断的发扬光大,已成为宗教界,甚至是精神层面的象征。在佛教著作《法华经》中更是将玉列为“七宝”之一。
▲糖白玉挂件-一心向佛 | 玉器编号:152200
从传统玉器中的观音、弥勒、罗汉等挂件和摆件都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和佛教题材在时间的洪流中已经成为玉器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主题。自古,佛教以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为基础,主张人们向善向慧。玉文化与佛文化完美地结合,正是以玉之灵气,融佛之禅韵。
▲碧玉挂件-弥勒佛 | 玉器编号:162563
《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这五德包括:仁、义、智、勇、洁,明代林有麟也在《素园石谱》中说:“石尤近于禅”。由此可见,玉其本身就是带有禅意的。
▲羊脂白玉牌-达摩悟道 | 玉器编号:115541
坐禅是为静心,《六祖坛经》中关于坐禅有:“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之说。坐禅是禅悟其本心,使其不被外像所迷惑,也不受自己内心黑暗面的蛊惑,坐禅能让人时刻保持一颗冷静理智的心,以平和自持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而赏玉也同样如此,赏玉之美者在其品,只有细细品味,方能发现玉之温润,玉之柔美。
▲黄玉挂件-莲心禅韵 | 玉器编号:153098
心善则佛生,心恶则魔生,心镜界远,菩提悠然,人生应当如玉如禅,端坐清明之台,固守本来之心,哪怕岁月流逝,人间沧桑,唯心不便,维真不便,维磐石之坚定不变。
▲(黑)青玉-佛珠 | 玉器编号:7208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观甘露莹透,笑尘世浮华。禅意在玉石上绽放,焕发出别致的意蕴悠长。有人说,禅的佳境在于空、静、寂、幽,以玉石为载体,沉浸千年岁月,品味沧海人生,忘却尘世繁华,流连明净幽深之境。
漫谈中国玉器
玉云纹剑首 大约8000年前,居住今天中国北方内蒙古东部的原始先民将一玉云纹剑首种淡绿或乳白色的石头进行抛光、打磨、钻孔,制成耳环和项链,这在当时也许已是一种时尚潮流。当时的人们还相信,这种美丽...
中国玉器文化特征与地位
我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从下列比较中可看出其特征与地位。 1、从采玉时间上比较这里有两个可比点,即采玉时间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大约12000年以前,我国辽南原始居民就 开始用蛇纹石打制...
玉文化--人文矿物思想的萌芽
我们说“人文矿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更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应该有一个历史的酝酿过程,即在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上,为适应当前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中国的玉石文化...
动物玉雕 雕琢生命之道
玉雕动物作品不只是有佩戴和观赏功能,更多的是玉雕师为它们增添了神秘色彩,佩戴时更能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感觉,释放出自己的情感。
“小家”碧玉,与生俱来的美
说到和田玉碧玉就会让人一下子想到小家碧玉的姑娘,其古典的灵韵使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比起白玉的温润,碧玉则多了一分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