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5-14
观赏石,也就是供石,是在室内条几、书桌、案头和博古架上摆放抚玩、清供观赏的天然奇石。它的性格特质是质朴坚实、典雅脱俗,最能体现中国人宁静致远、坚定执着、谦和待人的传统精神。
在所有观赏石头里,太湖石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后晋时代便已有赏玩更盛于唐朝。一般置于庭院小舍居多。
▲碧玉挂件-太湖石 | 玉器编号:164096
如今,一些爱石之人也喜把小的太湖石摆件置于案头,闲来抚之。这是人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新时尚,亦有中国人骨子里丢失不掉的文人风雅……
所谓“物生自天, 工开于人”。石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利用自然物而适应并努力改造着自然。石头之美好者被视为玉,其价值不菲,于是有“金玉”之说。将一块和田美玉雕琢成太湖石,不乏有那么一丝点石成金之味。
▲碧玉挂件-通灵石 | 玉器编号:164520
对于玉雕师来说,用和田玉雕琢变幻无穷的太湖石,不仅仅要体现太湖石山精湖骨的孔洞美学,同时又要体现一种圆融通达的智慧以及不朽的内涵和灵气。从而让欣赏者以怀抱山岳的想象来赏石,由小见大,在精神以获得极大的满足。这对玉雕师的艺术修养和功底是种极高的考验。
玩石是种心态,不是自我的张扬。雕石更是如此!石头的自然、坚贞、高洁、孤介、沉稳、恒久等品性与历代优秀文人的秉性何其相似,或者就是他们毕生所追求的。好比“藏山于身,读山于神,化隐隐入丘樊,得清气于自然”,于是他们很自然的去亲近于石,从而寄情于石。
当今许多著名的艺术家有收藏好石的癖好,他们不仅藏石、赏石,还用玲珑美玉去雕石。他们从石头千变万化的孔洞中找到了特殊的创作灵感。借石抒怀,借石言志,延续着千年石文化的传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玉器命名的文化内涵
汉<说文解字>日;玉之美,有五德。玉石颜色,温润光泽,仁德也;据纹理自外可以知中,此乃表里如一,心怀坦荡之义也;玉石之音,舒展清扬,此乃富有智慧,兼远谋之智德也;玉石坚硬,宁折不弯,勇德也;廉洁正直...
玉雕蝙蝠:蝠者,福也
蝙蝠因其音同“福”在各种雕刻艺术中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雕刻师凭借高超的艺术功底,巧用传统历史文化,给本来无生命的玉石赋予了生命气息。
从古到今为何喜用动物来表现玉雕艺术
对于动物的表现,从古到今,一直未有间断且各具特色。最具史料意义的,首当其冲就数玉雕的动物题材。
中国人与玉
玉,都是古老的。世界上最精彩的玉,产于新疆和阗。凝固的玉的龙脉,在大山的腹中,深藏了亿万年。这玉的龙脉是大自然最精彩的结晶。随着天地沧桑,一部分玉的龙脉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风雨冰雪之间,又呈现出别一...
古代男子佩玉有何讲究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