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9-29
和田玉本身就彰显着一种自然魅力,而玉雕创作是对内在魅力的提升,需要创作者巧妙创意与构思来增加它的艺术内涵。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往往会通过表现的内容而使它韵味横生。因此在表现内容上注重灵动之气、神形兼备,才能有视觉性较强的艺术效果。
▲黄玉挂件-金蟾 | 玉器编号:165623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灵动之趣穿透了艺术的寂寞世界,让生命灵动起来,成为天地的强音。艺术家的精神跃动则通过具有灵动之趣的作品表现出来。在玉雕艺术中,更是有着重视玉雕表达的主题与内容的可能性,而主题的灵魂则通过灵动之趣来体现。
▲碧玉挂件-苍龙 | 玉器编号:166127
玉雕作品是静止的,一味静,则呆滞,呆滞则无生气,无生气则无韵味,静不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艺术形式需要有动的韵味。在玉雕创作中,宁静中追求灵动的韵律,变化不已,运转不息。玉雕师在启动自己蛰伏的心灵同时,活跃使用自己的创作手法,进而形超神越。
▲白玉子料把件-旺财 | 玉器编号:164097
一件形神兼备的玉雕作品,才能具有穿透力和打动人心的力量。重视形似之外的神韵,这不单是玉雕雕琢技巧的问题,重要的是,它和玉雕师内在的心灵境界是密不可分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运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艺,而是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
▲翠青玉挂件-小河豚 | 玉器编号:162562
重视内涵、强调涵养、追求言外意味是国人对玉雕独有的审美观念。纵观我国的玉雕艺术之美,总有一种回味悠长、曲径通幽之感。美的含蓄、不声张不做作。通过婉转的传达,产生优雅的美感,在作品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丰富的艺术内涵从作品的内在冲荡开来,曲径通幽处则暗香浮动。
▲白玉把件-极地舒闲 | 玉器编号:165544
玉雕意境的营造是每一位玉雕师执着的艺术追求。玉雕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除了赋予玉雕题材的美好寓意之外,更赋予了作品灵动之气和意境之美。题材灵动、神形兼备的方寸美玉如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长,宁静中有飘逸。具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网络
以笔者于1989年初正式提出“玉石之路”的构想,简单地描画了玉石之路东部地区示意图(注1),那时只是为了说明“玉石之路”本为客观存在的历史陈迹,便参酌汉代丝绸之路的走向,勾出自新疆和田至安阳的一条玉...
品中华文化中的玉主要看气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石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髓已浸入华夏文明血脉,在无形中带来正能量的滋养。
和田玉——偏一隅而雄天下
巍巍乎昆仑,西极之巨脉也。横亘千里,终年积雪,背后挡住印度洋吹来的海洋风,脚下呵护星罗棋布的小绿洲。莽昆仑,飞鸟难越,寸草不生,粗砺的第一,蛮荒的冠军,谁能想到,世间最美的羊脂玉——竟产在这里。巨大...
从战国、秦、汉代玉器看新疆和阗玉对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从战国、秦、汉代玉器看新疆和阗玉对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新疆和阗玉是中国玉文化主要的载体,大约在夏、商、周时期就输入中原地区,影响着中国玉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早商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一件玉...
博大辉煌的中国古代玉文化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