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0-03-11
北宋诗人黄庭坚《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焚香不止是为了某种目的,焚香更像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青玉-饕餮纹双耳香炉 | 玉器编号:153570
香事既是生活,更是雅事。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演变中,香事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从香料的采集、到香品的调制,再到香器的选择,其中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美学理念,这是我们东方特有的奢雅与精致。古人围绕香事活动的开展,最为直观的莫过于形态各异的香器。作为“文房器”的一个大类目,香器不仅是实用陈设器,更是审美艺术的反映。
▲碧玉-蜗牛海棠香炉 | 玉器编号:162479
玉界臻品拥有多款玉制香器,动可以燃香,静可以欣赏把玩。茶余饭后,点燃一炉香,手捧一盏茶,再插上一瓶花,回归古人雅趣生活。
▲黄玉-手握香薰炉 | 玉器编号:143036
香炉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玉制手握香炉小巧、精致,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物,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即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亦可近取。造型往往是大型香炉的浓缩,小中见大,芥纳须弥,在收藏界素有“小器大样”之说。
▲糖白玉-螭龙香插 | 玉器编号:165546
相对于香炉,香插简素并不简单,闲逸却也精巧。盈盈一方托于掌上,看到的不仅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香插的妙处在于焚香之余能看到时间一寸寸地剥落,烟云在时光流逝中千变万化,饶有情趣。燃香起,月朦胧,轻纱掩面,尽显云影缠月色的禅风意境。恍惚之间,又如一轮日出,烟雾似细瀑飞流,自带一段风雅。按理说香插只是线香燃烧时的基座,但是在今人手中,竟创意出文化,富含其哲学味道来。
▲青玉香插-竹叶蛙趣 | 玉器编号:163194
如果把香炉和香插比拟为人,那么香炉总是正襟危坐着,透露出一种庄重、沉稳和大气。而香插却如同亲密的挚友,浅笑盈盈,知心解语,轻松而惬意。
▲糖白玉-松鼠香插 | 玉器编号:165548
古人品香,乃是日常,驱虫避秽、放松身心。今人焚香,更关乎心情,调理心绪、清明祥和。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大自然将我们流放在自己家中,闲居时如何安放内心的困顿、焦虑、躁动,成了每个人的课题。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闲居时一个人的时光。在这特殊时期,品香赏玉,以此静心滋养,不失为慌乱生活之中的一种慰藉。
玉器市场为什么盛行小件
自从2015年,玉器市场的销售产品出现了一些变化:不论是翡翠还是和田玉都是以小件、小价格的挂件成为市场销量最大、销售最快的主力品种。
吉祥可喜——那些玉雕萌物
当玉雕遇上“萌萌哒”,当传统与流行相碰撞,又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来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那些萌萌哒的玉雕小件。
黑白魅力——和田玉水墨巧雕之美
和田子玉(籽料)品种很多,我喜欢创作子玉中的黑白青花。这一艺术中永恒的色调,西画中的素描,国画中的水墨,惟有黑白两色的变化,呈现给我们无穷和色彩和空间,黑和白的颜色加上和田子玉的温润细腻,永远是那么的不俗和美丽!
玉器收藏渐红火
清代玉牌十几年前还只卖几千元,如今已价值三四十万元 在刚刚落槌的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款海外回流品白玉狮钮鼎长方炉被国内买家以247.5万元捧走。清末衰落的赏玉、佩玉文化,近年来出现起衰重兴的现...
温婉细腻、意蕴雅秀——殷小金其人其作
殷小金,江苏玉雕大师,其作品布局简洁,写意自然,善于动态捕捉,总体风格细腻温婉,意蕴雅秀又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