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0-09-15
中国的动物玉雕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人们认为玉是沟通神灵的灵性之物,各式玉雕作品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圣之光。人们以玉来雕琢部落图腾,并贴身佩戴或陈列,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青玉-虎头把件 | 玉器编号:153902
在当代玉雕中,我们也经常能见到兽的身影,其中老虎、猎豹这类猛兽最受玩家的欢迎。这类猛兽大多数身姿都“不规矩”,但生动!往往具有霸气不失灵动,威猛不失驯服,具有玉之美、形之美、神之美、力之美、艺之美等诸多大美。
虎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猫科动物,它体量庞大,性情威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之一,同时也被人誉之为“百兽之王”。由于虎所具有的这种神威,据说在我国古代,祖先们还把它作为了一种护卫神兽,以便祛邪辟灾。雕刻有虎首图案的,一般还有镇邪,祈福保平安的意思。虎首作为玉雕题材,取的就是老虎的精气神,寓意:人中王者,八面威风!
▲墨玉-虎牌 | 玉器编号:167295
兽首雕件讲究神韵,面部的形态是作品表达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刻画出凶猛可怖的外表,更要有霸气庄严、不怒而威的气场,这种凝重神秘的艺术特色,非常考验雕刻师的功底。就拿虎首来说,在雕刻中除了眼、鼻、口这三要素外,虎斑的层次感是最能凸显作品立体层次效果的。所以说兽首看似面目凶猛,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
猎豹机敏,速度极快,是天生的猎手和勇士,在草原上独霸一方。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被猎豹的美丽、被它身上的力量与柔和、感性与果敢所吸引。因此凶猛野性,高傲性感,多变又迷人的“猎豹”也常成为玉雕师手中的兽类题材。
▲青玉小摆件—豹子 | 玉器编号:167294
猎豹体型是纤细、腿长、头小、奔跑速度极快,因而圆雕猎豹尤其注重的是一种态势。尤其是四肢、兽脊是表现兽动态较好的部位。另外在雕刻时比例的把握也至关重要。雕刻时一般先从兽首开始,继而是躯干,最后是四肢。在切块分面时,对头部和四肢应留有较大的加工余量。雕刻四肢时应运用“先方后圆”的原则。这样容易做准四肢的结构。相对于兽首,圆雕整个形体的兽雕件更考验玉雕师对于全局的把控和细节的推敲。
动物玉雕,在经过玉雕师奇思妙想的设计和超凡的工艺下,以其独一无二的多面魅力令人耳目一新,它的美在于静姿动态,在于温柔力量,在于果敢优雅,也在于超越古今的自然之美。
吐谷浑与中原南朝间的和田玉贸易(二)
题为晋王嘉撰、梁萧绮录的《拾遗记》,被《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为"事迹十不一真",其卷六所载三国时事迹即有如下一条[12]:先主甘后,沛人也,生于微贱。……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
玉名的文化内涵
传统的玉器雕刻大多是花鸟鱼兽、山水、人物。因此,在对玉器命名时,如果将一些花草树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进行组合,通过谐音寄托善良美好的愿望,通过诗词歌赋命名,无形中提高了玉器的文化品位,也无形中提高了玉器的价值。
有一种美,叫“百转千回”——玉雕纹饰的记忆(一)
仿古玉器的第一要素即是纹饰。纹饰是玉器上的符号,或朴实无华、或精雕细琢、或繁缛复加,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纹饰,和特定的含义。而我们今天就先说一说应用比较宽泛的回纹。
玉器寓意典故
本文章来自《玉界》第四期,《玉界》由中国和田玉网制作,新浪网联合发行。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本文章的电子杂志版 点击这里进入《玉界》电子杂志专题页 如意: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
鳞族之尊、众兽之君
千百年来“鳞族之尊、众兽之君”的龙一直占据着国人内心的柔软地,备受人们的敬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