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0-10-10
玩玉的人都知道和田玉质地细密,为细密纤维交织结构,玉石鉴别时看结构是重要手段之一。有一类玉料“打光无结构”,人们就认为这类和田玉是顶级玉料,认为这是玉质结构足够细密的体现,以至于看不到结构。其实很多玉友挑选时基本也都是这么做的,都非常看重甚至追求过灯“无结构”的料子,有时达到非“无结构”不买的地步。那完全“无结构”的料子真的好么?玩和田玉玩到极致就是看细度?其他指标真的不用在意么?没有结构的才是顶级的?
▲碧玉挂件-弥勒佛 | 玉器编号:162563
近几年由于网络直播带货泛滥,很多非专业人士过分标榜细度推销手上的网红料,就如同多年前以白度推销俄料一样,将“以一概全”的半专业术语放大到服务于商业利益中去。更有些网红主播大言不惭地说“拿到一块料子大多数人都习惯打灯看看结构,所以细度是第一位的”,这种说法非常片面,容易让很多玉友走入一个误区:买玉只能买结构能过电筒的!
▲白玉挂件-长寿富贵 | 玉器编号:163193
事实上,“打光无结构”不能如此简单理解。打光又可分为打背光和打侧光,打背光是为了观察玉料中的杂质,打侧光则是为了看结构,打背光是看不清结构的。完全无结构的玉石根本是不存在。无结构分为“肉眼无结构”和“过灯无结构”,说的都是不同光线下你眼睛看不到结构,但看不到不代表结构不存在。
▲碧玉-素面吉祥瓶 | 玉器编号:162469
《天工开物》里记载着一件事,古人采玉是站在玉龙河沿岸的高岗上,看月光在河面上的反射,光彩最琳琅处那就一定是有玉。这种对于和田玉“光”的捕捉,其实正是和田玉最重要的指标:糯性。糯性反应在视觉上就是光感,是和田玉似透非透宝光内蕴的魅力,这比教条的迷信细度要重要很多。
▲碧玉、白玉-银杏香盒 | 玉器编号:167183
追求细度不能偏执,更不能听了个“无结构”的名声就四处挑剔玉石细度,容不得丝毫结构的存在。判断细度优劣应该是建立在广泛上手实物基础上的,不被接受的有结构的料子,不一定松,也许细度已是上乘。
▲青玉小摆件—豹子 | 玉器编号:167294
而所谓的“无结构”,并不代表玉质一定好,相反很多微有结构的料子,才能达到各项指标的平衡。当然,结构越细腻,它是一件好事,但完全推开了糯性、油性、净度,我们只追求完全无结构,实在不是玩玉的正确打开方式。
富贵吉祥金镶玉
金镶玉,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着高贵与纯洁,所以金镶玉也有 “金玉良缘”的寓意,乃是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若是追本溯源的话,“金镶玉”最早该是出现在西...
子刚牌——古玉第一佩
古玉器的定名,多数依玉器的功用,少数依形态。由于古代玉匠地位低下,加上缺乏商品竞争意识,镌刻作者名款的玉器,十分少见。在古往今来中国古玉上留下作者大名的,大概只有子刚一人。 子刚,也写作子冈,...
甜如蜜的和田玉糖玉,别有一番风味
糖玉是和田玉中一个很独特的品种,它特殊的颜色和名字组合起来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如今糖料正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喜爱成为市场新宠。
关于和田玉名称、原产地的讨论
下文为岳蕴辉在“和田玉名称讨论会”上的发言,经过本人整理,现全文发表。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对于和田玉的名称和原产地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关于和田玉原产地,名称方法的一些观点,在行业...
和田玉的颜色分类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附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赤,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它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