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1-05-19
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静心养正,与天为徒,以古为徒,循章观变,正心在中,定能万物得度。其中,太湖石可谓是文人审美的完美集合。
▲ 碧玉挂件-太湖石 | 玉器编号:164096
拳拳一掌、盈盈一尺的太湖石,在文人看来是一个大千宇宙。古代文人赏石往往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诚如宋人李弥逊《五石》中云:“今一旦得是数山,坐四方之胜,岂不幸欤。吾将寓形其间,而与之俯仰上下。不知我之在丘壑,丘壑之在我也”。
玉雕太湖石将本属于园林景观的赏石,缩小至方寸之间,却又不失其风韵,实属不易。白居易《太湖石记》 有云:“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 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今人在中国玉雕艺术中,通过玉雕太湖石寻找“世界中的世界”,追求意象和自我。
所谓“物生自天, 工开于人”。石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利用自然物而适应并努力改造着自然。石头之美好者被视为玉,其价值不菲,于是有“金玉”之说。将一块和田美玉雕琢成太湖石,不乏有那么一丝点石成金之味。
▲ 碧玉挂件-通灵石 | 玉器编号:164520
都说玉石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另一次则是艺术生命,被人雕琢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前者属自然之功,后者乃文人之趣。一块自然界的玉石,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矿产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
石有百千形,而作为生命的姿态,又独有其精神。一块玉石,面貌本已天成,但设计与摆放不同,便会显出不一样的精神,生命之美才得以焕发。如人之立身处事一般,恰如其分,方能不露俗态。对于玉雕师来说,用和田玉雕琢变幻无穷的太湖石,不仅仅要体现太湖石山精湖骨的孔洞美学,同时又要体现一种圆融通达的智慧以及不朽的内涵和灵气。从而让欣赏者以怀抱山岳的想象来赏石,由小见大,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古人爱石,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今人更痴,且将玉之精神化为风骨。当曲径通“幽”的太湖石与温“润”的和田玉擦出火花,“幽”、“雅”、“闲”的意境自然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陈设在书房案头,文雅静谧之气自现;把玩于手,亦可感受玉质的温润与太湖石的漏瘦,天然之趣、悠悠时光皆在其中。
全球珠宝拍卖会最珍贵翡翠亮相京城
一件名为“群仙祝寿”的翡翠玉佩6日随佳士得秋拍预展亮相京城。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全球珠宝拍卖会上出现的最珍贵的翡翠拍品了。 记者看到,这件翡翠玉佩色泽翠绿,通透无暇,雕工精巧复杂,在有三根手指...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
一、组织机构: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单位: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中国地区委员会)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委员会国际人居环...
地震无情,和合有爱—和合玉器捐款36000元参与救灾
(本网讯)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灾情严重,灾区人们急需救援。91个小时过去了,327600秒,每一秒,我们的心都和灾区人民在一起。随着一张张照片的传回,一段段文字的叙述,全国人...
(组图)中国国际珠宝展展厅一览
11月10日,为期5天的中国国际珠宝展在北京开幕。展会吸引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近20年来,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200亿元,出口由几百万美元发展到44.5...
全国人大代表高毅:依法加强玉石矿产资源保护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昨天下午,参加全国两会的扬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向记者披露,由于对玉石矿产资源缺乏有效管理,我国的玉石资源面临枯竭,本次会议期间,他将提交“依法加强玉石矿产资源保护”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