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1-09-26
作为最受中国信众崇拜和喜爱的观音,其造像自然是玉雕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题材之一。璞玉被玉雕师雕琢成观音以后,便有了脱胎换骨的魅力,除了拥有观音的外观,更具有佛性,让人观之能够体悟到菩萨的智慧与了悟,这便是玉与观音最美妙的结合。
▲白玉-观音牌 | 玉器编号:124682
可是放眼当今的玉雕市场,观音题材数不胜数,但是真正具有佛性和美感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观音雕刻并非易事。虽然在如今科技的发展之下,连机器都可以直接压模雕琢观音,但这样的作品只是具备观音的外形,却没有灵魂。略看之下,和其他玉雕师制作的佛像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但细细品味,个中感觉便油然而生。《佛说造像度量经》中曾说到:“尺度不准,正神便不住其中。”有时候,“优美”的解读更倾向于一种感觉——“准”、“正”、”美“的感觉。
▲碧玉挂件-观音 | 玉器编号:166125
真正能够让人感悟平静与安宁的观音造像,一定是出自极具佛像审美之人之手的。雕琢观音时,除了外貌符合人体比例以外,更多的是在神态上下功夫。观音的神态要端庄宁静慈祥,不悲不喜,有普度众生的佛像。因此在雕刻时,观音眉眼之间的神情、嘴角弧度的上扬都是极为考验玉雕师的线条掌控力的。
▲糖白玉-观音牌 | 玉器编号:123678
其实在雕刻观音的时候无论是眉毛还是嘴唇的线条,任何局部的细微变化都会对观音的神态与气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佛性和美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另外,脸型、肌肉则是雕刻中最难表现之处,每一个细节都环环相扣、稍有偏差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碧玉挂件-观音牌 | 玉器编号:143692
玉雕师们除了按照传统的神态雕琢正面整体观音以外,还会结合当下少即是多的审美,运用流畅的刀工和简洁的线条,在玉石上只勾勒出观音慈祥的侧脸形象,又或是一种虚实飘渺的身形,打造极具禅意、如梦似幻的观音形象。这种现代佛像美学虽然简化了线条和细节,却更加注重神韵和营造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于传统中生新意,使观音造像更具佛性和禅意。
▲白玉子料挂件-观音玉器编号:109809
或许在玉雕师的心中,玉雕观音雕琢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佛像造型和慈悲善念的化身。其更多的是运用线条语言、浑圆洗练的为观音传神写照,进而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当代对佛像审美的不懈追求。
玉-石之美者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玉,乃石之美者。其字像三玉连贯之形。”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象三玉...
玉雕法器—佛教题材中的小个性
在玉雕行业,佛教题材以吉祥如意的寓意,意味绵长的哲思备受推崇。而法器作为佛教仪轨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近几年也成为佛教题材的座上宾,其独特的造型、鲜明的艺术特征得到了玉雕爱好者的青睐。
中国式精致生活——玉雕文玩器皿
在国人的内心世界里,器物之中浸透着更为深广的人文情怀,体现的是雅士的生活情趣,投射的是生活的雅致韵味。
古代和田玉的文化之路
早在170多万年前,元谋猿人及其后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在生产劳动中用石头制成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使石头第一个成为人类生活文化文明的奠基石。随着人类劳动实践和物质文明的需要和提高,玉石以它质地细腻、...
中国玉之礼仪
玉是山川之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的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礼仪用品。过去文物器物学著作,常根据《周礼》记载界定玉礼器六种,现根据考古学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