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3-01-17
“象”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后演化出“象纹”, 多见于青铜器,作主纹,常施于方彝座部,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 到了宋代,象日益成为君主标志,体现在郊祀、祭乐及山陵等仪式及旌旗、石像、诗歌等多种形式中。
“象”字甲骨文
自古大象便有“象神”、“吉象送财”等美称。因其力大无穷,却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又诚实忠厚,且步伐稳健,能负重远行,所以被视作富足、力量的象征,也被人们称为兽中之德者。
▲白玉子料把件-吉祥如意 | 玉器编号:125065
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因与“祥”字谐音,故“象”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 比如,大象与如意搭配,象征‘吉祥如意’;与宝瓶搭配,象征着“太平有象”或“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白玉子料小把件-吉象(吉祥) | 玉器编号:130734
而在佛教文化中,象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曾有记载“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象征着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之意,故普贤菩萨的坐骑为六牙白象。其中六牙表示‘六度’;而白象的四足则表示‘四如意’。
▲黄玉挂件-吉祥如意 | 玉器编号:167820
因象与‘相’同音,中国人还由此延伸出一个‘洗相’的文化。所谓洗相,即众人持帚清洗大象。可以是真实清洗,但更多的是通过绘画洗象的场景来完成。其意是扫除一切名相的执着,‘洗尔尘障,得见真如’,这里的象寓意是一种对内心的修炼和追求。
可见国人对于大象,已是一种深深刻进了文化基因里的喜爱和崇敬。
玉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心得
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涉及玉石本身的特性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其鉴赏和评价很难从单角度诠释。 在我们对玉雕作品进行评估的实践中发现...
丰富多彩的玉雕动物世界
你知道吗?中国的动物玉雕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而最早被雕琢的动物,则源于当时的部落图腾。
自然杰作、山川精英——和田玉子料
说到和田玉中的精品,大凡对和田玉有所了解的玉友都会立即联想到“子料”。子料又被称为籽玉、籽料等,它是原生玉矿经风化崩落,再被雨水、河流冲刷、搬运至河中,经由河水长年滚磨、风化、磨蚀而形成的水生玉矿。
报喜香盒
特写:“子冈杯”金奖
今年是子冈杯的第九届,经过了之前的八年之痒,子冈杯似乎找到了它在未来的一个更明确的方向,于是我们在本届子冈杯上看到了诸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