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1
新疆盛产宝玉石的历史悠久,素有“宝玉石之乡”的称谓。被称为“昆山之玉”的和田玉更是古今闻名,享誉中外,在宝玉石市场上深受欢迎。然而在新疆北疆玛纳斯县的天山深处,还盛产碧玉,也被称为“天山碧玉”或“玛纳斯碧玉”。
“碧玉”是软玉(和田玉)的一个品种,意即“绿玉”。碧玉的特色是玉质呈鲜绿-碧绿-暗绿色,玉石中常常含有黑点等特征(为磁铁矿、铬尖晶石等杂质)。碧玉以色青绿-鲜绿者为贵,有黑色杂质、色淡的次之,不过大片的绿色与黑色星点的搭配,也形成一种自然的美。
玛纳斯出产的碧玉颜色鲜艳,玉质细腻,光泽良好,能和昆仑山的和田玉相媲美。它与世界著名的“加拿大碧玉”为同一类型,均与超基性岩的变质作用有关。历史上玛纳斯以出产大块的碧玉子料而闻名,随着全国范围的玉石热、玉石价格的飚升,近年来又有不少巨大的碧玉原料面世,着实为玉石行业添了一把火。
碧玉也是一种透闪石玉,是由超基性岩浆岩蚀变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软玉除昆仑山出产外,其它如俄罗斯、北美洲、大洋州等地都有出产,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天山出产的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稍差。碧玉含透闪石90%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和黑色斑点,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碧玉颜色浓重,色相庄严,适合雕刻大件山水摆件或厚重古朴的器皿,故宫的玉石收藏中有不少优秀的碧玉精品。
新疆玛纳斯含碧玉矿的超基性岩体分布于安集海-玛纳斯-清水河一带。处于北天山超基性岩带的东段。范围东西长30多公里,宽数百米,矿点10余处,储量丰富,新疆自治区地质博物馆也收藏展出了几块碧绿润泽的玛纳斯碧玉的样品。目前已发现碧玉矿及矿点六处,其中以黄台子碧玉矿为最主。另外在河流和冰川的冲积层中也经常可以拣到碧玉的卵石。
碧玉的矿体一般长几米到几百米,宽几十厘米至几米,呈透镜状或豆荚状,边缘质量差,矿体中部质量比较好。碧玉原料也有山料与籽料,山料为绿色的块状、棱角状,籽料为砾状或卵石状。碧玉抛光面呈油脂光泽,微透至半透明,质地坚韧。主要矿物为纤维状、叶片状、毡状的透闪石,含量85—95%。碧玉中透闪石矿物晶体极小,多合并成羽片状,组成纤维交织结构或毡状结构。其次有一部分颗粒稍大的针柱状透闪石矿物,占5—15%,无定向分布于纤维状透闪石之间,造成一些玉石的“花”。此外,碧玉还含有多种杂质矿物,主要为铬尖晶石、磁铁矿、钛铁矿、蛇纹石、碳酸盐以及一些金属硫化物。碧玉由于继承了超基性围岩的矿物质,因此富含铁、铜、铬、镍、钛、钒、钴等金属元素,是软玉中微量元素最为丰富的品种。
新疆玛纳斯碧玉矿在古代就已经开采,历史悠久,清代即已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200余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清政府已在玛纳斯设官办绿玉厂。清嘉庆年间成书的《三州辑略》称:“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闭绿玉矿,禁止开采。”
《新疆图志-实业志(二)》中对玛纳斯县清水河出产的碧玉曾有一段注文称;“玛纳斯河源清,产玉,故名清水河。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引者;即石包玉)大者重数十余斤。又北流百里,入乌兰乌苏河中,多碧玉。清水河之西,乌兰乌苏之东有库克河(引者:又名宁家河),其源出奇喇图鲁山中,多绿玉,旧设绿玉厂。又绥来城西之百余里,曰后沟,曰大沟,均产绿玉。”
《新疆图说》还介绍:“奇喇图鲁山,在绥来县城南一百八十里,金版玉底。”这就是说河两岸盛产砂金,河底又产玉石,真是“金玉之乡”。
《西域图志》载:“准噶尔部玉名哈司,色多青碧,不如和阗远甚” 。
清代绿玉厂停止开采以后,多年来原生碧玉矿口一直不为人所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玛纳斯碧玉的原生矿长期埋没在地下,没有开发。据说在1928年前后曾有私商开采玉石,但不久就杳无音讯,1935年,苏联人M..萨依托夫曾在这里进行地质调查,但没有报告发现的矿点。直到1973年,国家轻工业部召开的一次全国宝玉石会议上提出要对新疆的碧玉资源应该早日查清矿源,开发利用。经过新疆地质局五大队(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几次派人进入深山,普查矿源,终于在1973年内于玛纳斯南山一带找到了玉石的原生产地。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就在1974年上马,建起了玛纳斯玉石厂,当年出产碧玉数十吨,供应上海、扬州、广州等地的十多家玉雕厂。同时在玛纳斯县成立了玉雕厂,雕刻仿古炉瓶、花薰、碗、酒杯、手镯、健身球等产品。
1975年,在玛纳斯河红坑开采出一块750千克的大碧玉,经扬州玉器厂雕琢成国宝级的玉雕“石刻聚珍图”山子,收藏于位于北京复兴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这块碧玉原料产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达一千余公斤,高120公分,宽90公分,厚60公分。雕件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浑然天成。作者充分利用其天然优美的玉石造型,描绘了我国四川乐山大佛、大足石刻、河南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等石刻艺术宝藏中的珍品,使四大名山石窟汇聚一石,共融于碧绿的山水之中。
听,美玉的声音——山水有清音(二)
玉雕山水牌,大约起于明陆子冈。山水意趣与润泽无暇的美玉一旦结合在了一起,马上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引得爱玉之人纷纷折腰。时至今日,玉雕山水牌更有了长足的进步。
清宫玉器十年飙涨十倍
清乾隆,白玉饕餮纹双龙活环耳三足盖炉,1410 万港元,香港佳士得,2011年6月1日 清乾隆,御制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盘龙纹双兽耳活环盖瓶,2530万港元,香港佳士得,2008年12月3日几千年来,玉...
玉雕山子—大器晚成的和田玉
玉雕技艺手法众多,不乏一些绝技。比如链子雕、薄胎器皿、镂空雕等等。今天给大家聊的是玉料利用率最高,用时也最长,并即将可能面临消失的一种玉雕——山子雕。
俏色巧雕,集天工人文之美
巧雕又称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设计师根据玉材的自然色泽纹理,巧心设计,妙施技艺,最终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自然完美的艺术效果。有人因此认为:一件好的巧雕作品就是人类的灵感和大自然创作的结合体,极富艺术性和人文价值。
平安吉祥话玉雕
无论古今中外,贫富贵贱,人们大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平安,国人自然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很多风俗民情中都有体现。如儿童的长命锁、平安扣;由桃符进化而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春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