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和田玉网《玉界》VOL.03 作者:钱振峰 2008-03-03
本文章来自《玉界》第三期,《玉界》由中国和田玉网制作,新浪网联合发行。
>>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本文章的电子杂志版
>> 点击这里进入《玉界》电子杂志专题页
中国玉雕炉瓶器皿主要借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的炉、薰、鼎、豆、匜、盘、爵的造型,以及沿袭远古时期一些古拙的石器、彩陶形状,稍作变化而来。这些器皿,原件均系先民们用来祭祀天、地、东西南北中各方神灵,吉祥含意厚重。
我们鉴赏、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它的制作工艺,重点在器身、器盖和器表装饰上。
炉瓶器皿的制作,主要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的装饰技艺,浮雕中又辅之以扎实的阴刻、阳刻、线刻等工艺技巧。
炉瓶器皿从造型到纹饰,应该显示它的完整性,“规矩、对称、端庄”是炉瓶器皿最显著的特点,通过“打钻掏膛”、“取链活环”、“制口雕刻”、“提梁活动”以及拼镶装饰等特殊雕刻工艺的完美处理,炉瓶器皿的工艺美学效应才能得以充分显示。
我们应该注重炉瓶器皿的规范性的表征,在赏析、鉴定时,除了留意前面提及的“制作工艺检视”中指出的几个方面,还必须考察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1)玉雕器皿造型的各个部位的比例是否恰当,同时考察它的对称性、协调性以及色彩均匀性,以此品味炉瓶器皿的端庄、严谨、典雅与否。
(2)炉瓶器皿的器身和器盖应该从同一块玉料中取出,这样可以做到器盖和器身的玉料在色调、肌理上的一致、避免器盖、器身的“鸳鸯”颜色差异,形成炉瓶特有的品格。
同时,必须考察器皿的盖与制口是否“严紧合缝”,器皿的制口是否有“冲口”现象。“冲口”是指母口和子口的边沿有否裂绺、缺口等缺陷,这也是玉雕炉瓶器皿制作严谨与否的重要评价要素。
(3)器皿的肩耳和器底、炉腿的装饰工艺是否协调。玉雕器皿的肩耳一般有两种:一种位于器皿肩侧部位,可以称之为“吞头”,带有活环,呈对称状;另一种位于器皿的颈部两侧,可以称之为“颈耳”,一般不带活环。带有活环的,要鉴别其大小、粗细的均匀与协调。
(4)炉腿上的兽头一般为浮雕形象。炉腿的雕刻工艺以及器皿的圈足工艺一般容易忽略,也应仔细鉴别。
(5)掏膛技术运用是否周到。业内专家认为,膛子掏得好与不好,直接体现玉雕技师的技艺高低,因此,真正合格的炉瓶器皿,它的器壁应该厚薄均匀得当,膛内不留“死角”。同时,还应该了解:不同的白玉材质对器皿的膛壁厚薄要求并不相同,并不都是膛壁越薄越好;有些白玉润白,则膛壁要稍厚些,以凸显白玉的优质质地,具厚重温润感;材质呈现灰色,青色的,则膛壁越薄越好,以凸现材质的白度,并尽可展现其工艺的精湛。
(6)有链、环或提梁的器皿,传统工艺要求它是在同一块玉材上取用,雕刻,而不是几块不同材料雕琢后的拼接。链、环的鉴别重点是仔细察看每节链、环有无裂绺,每节链、每个环是否大小一致、形状一致;它与主件之间的比例是长链子的话,还要检查是否顺畅,有无“打结”现象。有提梁柄的,则要求对称、规矩,活动自如。
(7)器皿表面的细刻,精细加工部分,要看其工艺是否细腻、平整。它所表现的纹饰一般以对称为主,有阳刻、阴刻等工艺处理方法。合格、上乘的器皿,它的底子处在同一水平面线上,是非常平整的,纹饰的线条流畅,层次清楚并且规矩板实,端庄是具有动感。
手链与手串,你能分清吗?
手链更多是一种首饰性质的装饰品,而手串则是佛珠的别称,本称念珠,是念佛、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为啥玩文玩,玩到头大多是籽料?
文玩,顾名思义,是一种有内涵的玩。从最贴近生活的喝茶,到高大上的和田玉,每一种文玩的背后,都有着它独特的知识。
小小玉牌行情看涨 成为投资的一大热点
近期,在亲和玉雕交易城举办的“玉牌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玉牌,从明朝的子冈款牌到当代的海派玉牌完整记录着玉牌的传承和发展。易少勇、洪新华、崔磊、颜桂明、于雪涛、沈德盛、吴灶发、汪洋等大师作品相映生辉。...
且听蝉鸣
蝉鸣,夏至
大师教你辨真玉
精品和田玉必须符合四个要求:色、质、净、形。“只有完美的事与物,才值得去拥有,即使只有一件。否则,还不如一无所有。”马进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