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3
我们的祖老先人们喜欢用玉来形容人的人格和品质,他们将玉人格化,称其具有仁、义、智、勇、洁等五德,认为君子德比于玉。这多少让同属珠宝和古玩的金银珍珠和玛瑙有些憋气,同样属于饰物,为什么玉可以又有“无价”的身价,同时又具有各色的精神气质。而与之相比,金银钻石却像武装到牙齿的暴发户那样徒有高贵的身价,却找不出一些说法来。甚至天生还带些铜臭和庸俗的恶名。
不经意翻开古书我们会发现,古人薄金银而厚玉是有传统的。且不论坊间传说最深最广的“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定论,连《管子》这些老书也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作为定论来加以记载。就连古代皇帝们的权力象征“玺”也大多与玉有分不开的关系。传说中用15座城交换的“和氏璧”,据说就是中国用玉玺的始祖。君王们所看重的,也许就是玉的德行与灵性。而这些,恰是冰硬的金银所不具备的。
关于玉的品质和美好,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找出一大堆诗句来加以论证:“玉人歌舞未曾归”“玉容寂寞泪阑干”“朱唇玉面灯前出”。美女叫做玉人;美腿叫玉腿。连与敌同归于尽都叫玉碎。小小一个玉,可谓是把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了。
除了玉的象征意义之外,玉也具有非常多的实际用途。古人对其使用,大多与养身有关,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民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大意是将玉与人的身体紧密接触,是可以气血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好,则玉光洁滋润,柔和如脂,人也因此面红体润。反之,则二者皆晦暗无光。人们也因此大量制作玉枕、玉坠、玉锁、玉烟嘴,以此健体防病。近日,上海一些美容院还专门从韩国引进“玉火焚身”的美容项目,让美眉们在玉石经1400度高温激出的80倍频率的波普照下越来越美丽。此招是否有科学依据尚待考证。但作为美容院圈钱的工具,却着实火了一大把。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在听觉上对玉寄托了很大的爱意,他们将玉佩挂在腰间步行,激荡出的声音据说可以清心。之后,人们还发明了玉笛、玉箫、玉二胡,让它们从被动发声变为主动发音。以此来让玉之人格与美德浸润于君子之乐中
中国人制玉爱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当时新疆和田玉便有了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在华夏土地上,先后有过辽宁山田岩玉、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玉、内蒙古巴林石、昌化鸡血石等无数极富特色和品质的玉被开采出来。这些原本与石头同族的宝贝,因其具有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气韵和品质,而一代又一代地跃入人们视野中,成为比金银更宝贵的东西。
玉雕花生的寓意,你知几何?
花生,是一种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坚果,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作物。由于人们认为,多吃花生,可长寿健康,因此花生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长生果”。
多情的和田玉 | 内敛的中国人
在中国,玉文化就像是扎根在历史长河中一棵不倒的常青树,从先秦时期一直到现代,人们从来没有摒弃对玉石的追求。中国人赋予了玉石太多的情感,让这种文化根植于我们的血脉,而且将要更加久远的流传下去
和田玉薄胎玉器的制作
摘要:薄胎作品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让人爱不释手,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乾隆皇帝更是赞曰:”薄如纸而轻如铢”。薄胎技艺是玉器行中最高深的工艺,要达到“在手疑无...
和田玉之人养玉,玉养人
我国自古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更是流传至今。养玉,是玉器收藏者最大的乐趣之一。
玉入文房 | 惊鸿一瞥便心生欢喜
文房玉器造型简约,风格清新,没有太多庄严肃穆的感觉,却在平实和纯粹中透达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