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碾璞玉 巧夺玲珑寓新意-上海玉雕名家翟倚卫专访

返回 分享

妙手碾璞玉 巧夺玲珑寓新意-上海玉雕名家翟倚卫专访

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作者:苏长勇   2008-03-31


本文章来自《玉界》电子杂志 >> 点击阅读

    有位名人曾说过:一个人最可贵的是要有进取之心,能认识自己的无知,善于从无知中寻求有知。
    作为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翟倚卫真正从事玉雕创作的时间只有3年多,但他所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
    他的作品构图新颖,精致素雅,很好地将中国古老的玉雕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独具匠心,意境高远,颇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玉雕,尤其是对玉牌创作的执迷,翟倚卫毫不掩饰。他说,面对一块晶莹的白玉,创造出自己心中的蓝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细细把玩翟倚卫的玉牌雕刻作品,虽形制简约却刻画凌厉,薄浮雕、浅浮雕以及阳刻、阴刻等不同组合透射立体感与空间感,刚柔相济,深浅互倚,层次丰富,展现出白玉独有的令人折服的气韵与生命力……

    三年苦学  终有所成

    翟倚卫自小接受严格的绘画训练,14岁时被保送到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学习玉雕。上海玉石雕刻厂当时是上海仅有的几家出口创汇企业之一,而工业中学则成为了上海玉雕人才的培训基地,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一个酷爱画画的少年,从此接触到正规的美术基础的学习和传统玉石雕刻工艺的培训,与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面对璀璨眩目、玲珑精巧的玉器,心中暗暗欢喜,那时的他并不知道玉器艺人的成功经历了多少艰辛,更不知道雕玉原来是件艰苦的活。
    玉是一种比较坚硬的东西,且又有韧性,一般的刀具是刻不了的。刻玉、切玉、磨玉都是靠解玉砂(现在为金刚砂钻石粉电镀在工具上)。从前制玉的匠人就更加辛苦,一手托玉,一手添沙,两条腿踏着踏板以带动陀旋转琢玉器,至今,大多的工具都唤做陀,如斩陀、压陀、勾陀等等。
    翟倚卫学雕玉时,已开始使用金刚砂的工具,但有些环节上还要自己去敲沙,去做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直至今日,在制作工具有了极大提升的时代,有些特殊工具还要自己去制作,去完善。可见,琢玉匠人的灵巧双手,其实是经过冰火的洗礼与锻铸。
    翟倚卫说,到了寒冬腊月,没有空调,刚上玉雕课,布满冻疮的双手浸淋在寒水中微微颤抖(雕刻时需要用水来降温以防爆裂)的滋味,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焊锭工具时,手经常被火漆、酒精烫伤,至于因划伤、割伤缝几针即便是老师傅也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这期间的艰难学艺,现在回想起来,他倚然历历在目。
    与翟倚卫同班的还有吴德升、易少勇等人,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上海玉雕界的中坚力量。
    “我当时在炉瓶车间学习,炉瓶做起来比较难,讲究规矩,左右对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了,但它是玉雕打基础必不可少的一步,真正的玉雕大师如果不经过炉瓶制作这个过程,是成不了大师的。炉瓶做好了,再去做花鸟、人物就比较得心应手。我很庆幸能在炉瓶车间学习。”
    翟倚卫坦言,现在之所以能在玉牌创作上有所突破,与当时做炉瓶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学习刻苦,翟倚卫的专业课程在班级里中总是名列前茅,并最终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

    一波三折  重回创作

    从工业中学毕业后,翟倚卫办理了停薪留职,先后在电影厂做过美工,也为杂志画过连环画和插图,后来,抱着对艺术的渴望,他把脚迈出了国门,到世界各地游学,吸取艺术的营养。从1988年到2001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半时间都在国外。
    在日本游学期间,翟倚卫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观各种艺术馆和画廊,他惊异于日本工艺美术的形式多彩,艺术风格的独特,它们将东方的灵秀传神、西方的精密细腻巧妙地融合在艺术作品中,屏弃了匠气,制作者就是创作者,也是设计者。而后来的“水晶之乡”瑞典之行更加深了他的创作觉醒。他认识到,工是一切艺术创作的骨架,艺是作品灵魂的外化,就像跳芭蕾舞,需要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
    翟倚卫说,虽然这期间没有从事玉雕创作,但始终在关注美术,空闲下来就会信手乱涂。多年的游历使他对玉雕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视野的开拓、阅历的增长也让他的创作迈上了更高台阶。
    回国后,翟倚卫开始从事玉器的网上交易。20世纪初,玉器市场逐步进入了繁荣时期,网络销售还是新鲜事物,凭借专业的眼光和敏锐的触觉,网络销售做得红红火火,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萌发了他进行玉雕创作的冲动。
    经过深思熟虑,2005年,翟倚卫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专心创作。对他来说,这是个很冒险的决定。丢下渐入佳境的营销,用价格昂贵的白玉原料去设计制作一些新的题材,接受市场的检验,能否成功他心里并没有完全把握。但他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
    “玉雕一直是我割舍不下的至爱,而在外游历的几年时间里,也让我对玉雕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希望把所学到的、领悟到的东西付诸于艺术实践中。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风格,创作是一个艺术家的灵魂表述。”

    厚积薄发  另辟奇妙

    自工作室成立, 翟倚卫对于白玉雕刻,特别是玉牌制作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
    玉牌是集书、绘画、雕刻为一体的高度结合的一门技术,是和田玉饰品中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一种,业内传统的玉牌通常被称做“子岗牌”。将玉牌作为玉雕创作的重心,翟倚卫有自己的考虑。他说,要在方寸之间体现出个人的风格,还不能有任何闪失,这是很难的,也最能体现出一个玉雕艺人的技艺。
    玉雕创作要耐得住寂寞,从那时起,他的世界唯有白玉,痴迷伴随着他闭门苦修,研究白玉雕刻技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晚上三四点钟回家是很正常的事。
    对于白玉的创作和工艺,似乎有相对的范围,题材不外乎人物、花鸟、炉瓶等等,而翟倚卫在人物、题材、时代、构图、处理方面的选择却另辟奇妙。仕女的造型、服饰,尤其神态让人观之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山石树云的处理更显示出翟倚卫传统艺术的深厚功底。.
    翟倚卫不倚传统的技艺来对璞玉进行简单加工,而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对石料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他扩大了玉雕艺术的题材和内容,使玉雕从神秘走向了和世俗的审美趣味相投的自然境界。
    他怀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将自己游览日本与欧洲所获得的艺术灵感融入作品之中。比如在罗丹艺术馆观赏雕塑时对自己很有启迪,他便将传统题材与欧美雕塑风格相结合,在白玉上表现古代仕女体态的婀娜多姿与性格的温文尔雅,也大胆展现当代女性多姿多彩的生活,从而创作了别开生面的玉雕作品。
    翟倚卫的作品汲古而不泥旧,推陈出新,不论在玉牌造型或是整体布局上,均追寻一种非常自我超然的格调。他将各种书体的诗词刻画的浑然天成的玉牌上,时而将诗句与画意相融,创造出一种淡雅细腻的神韵与趣味,时而突出玉皮部分,俏色工艺有如神来之笔,化腐朽为神奇,将玉石的材质美与雕刻技法的工艺美相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这种特殊的韵味,使他作品中散发出一股前所未见的“气质”,从视觉上跳脱出历来对玉牌的刻板印象。
    他说,在玉牌创作风格上,自己所追求的境界是将美术性、构图性和可读性完美结合起来,作品要经得起观赏,要有回味,能留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投桃报李,经过几年的努力,翟倚卫的作品在各种大赛中屡获殊荣,《夜宴》获得2006年度“天工奖”银奖,《满园春色》、《月季》获第四界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鸟语春暖》,《盛世豪情》获首界中福玉雕大师“珍藏奖”金奖,《尚贤坊》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白玉研究会授予的“玉鼎杯”银奖,《倩影》获得2007年“天工奖”金奖。
    翟倚卫表示,对于将来的创作方向,依然会以玉牌为主,全力打造“海派玉牌”。在题材上,将尝试选取京剧、江南水乡的建筑等内容,丰富玉牌的内涵。
    作为玉器领域的开拓者、大成者,在玉雕这条充满艰辛道路上,翟倚卫仍正在不断求索,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有更大的成就…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