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0
玉牌一般呈长方形,也有椭圆形和圆形,但以长方形居多。玉牌分为两个部分,牌头和牌身。并不是所有的牌子都有牌头。牌头是牌子顶部的穿挂绳的部分,因为有时候在牌子方正的边缘不方便打孔或者穿绳,人们便想办法将牌子的顶部多做出一部分并雕刻出不同的花纹形状,比如如意头、吉庆头、祥云头等,即美观又方便穿挂。
好的牌头设计能让整块牌子的艺术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以寓意呼应完整为好。玉牌的大小规格没有一定的规定,完全是按照玉料的情况而定,但大体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黄金比例,比如4厘米*7厘米、5厘米*6厘米的,是大家在长期的制作和把玩中总结出来的最合适最美观的尺寸。
牌子的雕刻表现手法很多,有平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用皮等。一般以平雕和浅浮雕者居多,这是因为牌子的表现面积很小,在上面做设计一定要符合其特性。用浅浮雕和平雕最能把握整体,同时也不会让牌子显得繁琐不堪。浅浮雕是牌子最常用的雕刻方法,这种手法既让牌子的表面平整利落,又有一定的空间和层次感。让人在把玩的同时又有回味的余地。
好的玉牌品评标准有4个方面,总结出来应该是:
首先,好料是基础,料好,这个牌子就具备了一多半的收藏价值,细腻油润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料要整,不能有绺裂,很干净的底子才具有发挥空间。
其次,整体比例要好,长宽高的比例要协调,外形轮廓感觉舒服。
再次,设计和制作工艺一个也不能少。好的玉料通常都会有好设计好做工,评价好的设计就是画面优美,生动传神。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加工工艺,再好的设计也不会体现出来。好的加工工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雕刻和打磨。雕刻要求雕刻师完全理解设计师的意图,线条流畅,各部分结构交代明确不拖泥带水。这里特别提及的是,好的打磨工艺是很多人都忽略的问题,好的打磨是怎样的呢?通俗来说,就是直是直,圆是圆,拐角是拐角。打磨成品应该没有制作时牌子上留下的工具痕迹。有些不负责任的打磨工人因为不能够理解设计和雕刻意图,会把原有的精彩打磨得平淡无奇。
另外,用皮要巧。从目前来看,子料牌子的收藏升值空间显然要大于其它玉料。因此子料的标志——保留玉皮往往成为了现代子料玉牌的常用手法。皮子的保留有很多形式,比如背面的满皮,侧面的留皮和正面的俏皮,玉皮的颜色多种多样,在设计上俏色技法的使用就很关键,皮子做得好,牌子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增高不少。
玉器的价格评估
作为玉器收藏者购买高价值的玉器时,除要求掌握玉石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玉器的稀有程度、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流通性和社会需求等,还要了解影响一件玉器价值的其他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从而才可以利用比较法,更准确地把握各种玉器的价值,使得玉器收藏不贬值。
玉雕作品的品鉴方法
对白玉成品优劣的鉴别,业内有“一目三看”之说,即: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凭一双眼睛,着重看质地、看颜色、看雕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认真的考察。
购买收藏玉器的十条要领
目前玉器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形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
只选对的 不选贵的——和田玉投资:招招有讲究
近年来,随着字画、瓷器、钱币等投资的升温降温,在艺术品投资大潮中几经翻滚的投资人,变得越来越理性。由于和田玉具有质地稳定、保养方便、价格稳健、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很多投资人有了尝试投资和田玉的意向。以下建议,也许可以为您揭开玉石的神秘面纱,助您成功理财。
玉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心得(一)
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涉及玉石本身的特性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其鉴赏和评价很难从单角度诠释。我们对玉雕作品进行评估的实践时,评估难点并不是玉质鉴定和玉质本身的商业价值评判,而是对作品的认识、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对群体审美观的认同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