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4
一直想要一副手镯,玉质最佳。所以,闲暇时去逛“石头记”便成了一大乐趣。在喧闹的街边寻得这一处古色古香的店面,就像一颗燥热的石头投入了一潭碧泓。随手关上店门,也关上了尘世的浮华,门内,是静静的玉。淡淡相迎的女老板,并不起身,只一个微笑,便俯首于卷。这倒更使我释然,不必被她殷殷的介绍打断思绪,也不必担心自己只观不买的造访方式扰了她的心情。如果可能。我希望我们互相看不到对方,只留下无瑕的热望与一块块的玉作最亲密的交谈。
“玉,石之美者也。”说到底,玉只是一种石头。不过它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种天生特质的石头,这种特质不一定表现为天生丽质,大多只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丑陋无比的。所以,玉如果遇不到行家,便只能如深闺中的女子——“其貌不扬”了。这是玉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女子的悲哀。自古并不缺少颜如玉的女子,但大多作了男人权势和私欲的陪衬。自古也不缺少守身如玉的女子,但总难逃脱为污浊男子作挡箭牌的命运。有多少如玉的女子最终作了如玉的自己呢?
想想人类,长久以来希望追求到完美无暇的生活,对爱情亦如此。细分析,这是一种根本不能实现的妄想。纯正的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瑕疵,那是它真实生命的胎记,只有赝品才完美的无可挑剔。生活中都会有些许不如意,一方面那是生活本身给你的,另一方面那是你自己给它贴上了不如意的标签。比如,饥饿的穷孩子得到一块面包,远比衣食无忧的孩子得到它时的满足感更强烈,但这个富孩子不一定就快乐,也许他正为他世界里的不满意而哭泣。而所谓的完美,只是让自己残缺的生活或是生命更加接近理想,追求完美的过程是一次长途旅行,到了这一站又会匆匆投入下一个旅程,直到生命终结,人生也就达到了自我意义上的完美,是自我的而不是须加盖别人眼光的戳子的。
总觉得,真玉是一个隐者,她不会自己发光,即使众人把那么多灼热的目光烤在她身上,她仍然宛然如梦,心静似水,娇若处子,这是一种何等的气概,这又是一种何等的胸怀,而那些吵吵嚷嚷着标明自己身价的玉,也许连石头也称不上,只是沾染着铜臭气的仿制品,买她,便等于带回了屈辱的种子,什么时候真相大白,种子也就开始瞬间枝繁叶茂长生不老了。如果注定不能作玉,我会选择作一颗平凡的石头,不求别人赞许 的目光,只求自己活得坦然自在。
玉,真实的石头,真实的人生。
玉中有国色,四月唯牡丹
和田玉温润之感不仅能完美诠释出牡丹的贵气和雍容之姿,更为花朵自身添多了一丝动人的娇柔。白玉的素雅、糖玉的惹眼、碧玉的端庄...各色料质,演绎着不一样的牡丹。
一孔通百理,小洞大乾坤
玉雕之孔,与玉器互融一体,方圆、寸尺,须得拿捏妥当,方可以以一孔,寓百理,使得玉器整体更加完善,玉器主题更加明确。
玩玉牌:玩出文化味儿
白玉子料把牌-连年有余 [玉界臻品] 翠青白玉牌-连年有余[玉界臻品] 6月7日,一个晴朗的周六,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10栋却一改双休日的安宁。“您帮我看看这块玉牌怎么样?”“您...
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杨伯达
本文章来自《玉界》第三期,《玉界》由中国和田玉网制作,新浪网联合发行。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本文章的电子杂志版 点击这里进入《玉界》电子杂志专题页 中国和田玉是指产于昆仑山的透闪石玉,亦可专指出产...
玉石文化的内涵(一)
没有对玉的知晓,就不可能有对中华文明的真正了解;解开世界文化发展之谜的金钥匙就是和阗玉。 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