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猫和马 2010-09-02
【编辑注】“玉友说玉”系列文章,来自于网络上玉友对和田玉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借鉴。文章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和田玉网观点。如果你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给我们投稿。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一般玉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子料是山料的5-7倍的价格,因此很多不发商贩利用各种方式制造假子料。
但是由于现在子料/籽料太贵,所以对于玩玉的人来说,难免会考虑到用山料来做大的摆件。
而选购山料其实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下面我们分别展示几块小山料供大家参考。
大家先看看下图的这块山料,看着白度不错,就是好像密度不好——显然表面有磨损形成的白色粉尘。那么里面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下图:
呵呵!原来就是密度不好,里面窜满窜浆
再看下图的另外一块料子
这块料子外观感觉料子完整干净,但是里面却出现一道很深的裂。
再看下图的另外一块料子
这个料子看外表感觉部分还不错,部分外面有包岩。那么里面是??看下图
竟然也呈丝状窜浆,而且裂很穿!!
再看下图的料子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没有信心了,呵呵!不要紧,这个料子确实看着不错的,里面?看下图:
里面也确实不错,干净细腻!!
看了上面的图例,大家就理解为什么山料产量那么大,但是精品还是比较少见了,呵呵!不过如果咱们学会了看山料,还是有不错的料子的,而且比籽料便宜许多。
玉友说玉——和田玉真皮色和加过色的差别
收藏爱好者应学会鉴别和田玉的质地,例如:温润缜密、光泽如脂肪,半透明而显得敦厚拙朴的玉件,为上品。若粗糙干涩无光泽,豪不透明或太透明又有瑕玷,为下品。
实地拍摄常见的和田玉假料和假冒和田玉籽料鉴别图谱
实地拍摄和田玉假料和假冒和田玉籽料的图片比较。
玉友说玉——也谈和田玉的产地问题
如果确实想搞明白产地问题,那我建议先看一下岳蕴辉鉴定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及论述。下面是本人近几年在“中国和田玉网”“在线鉴定”栏目上下载的岳工回答玉友们提出的关于产地问题的部分论述,想搞清和田玉产地问题的朋友应多看几遍。
说说和田玉的窜僵、窜浆
浆(礓)如果从理论上挖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矿物组成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往往能判断料子的好坏。比如常说的”边浆出好肉”,其实是指玉石成矿时,中酸性侵入岩(含铁)向白云石大理岩(不含铁)不断侵入,靠近侵入岩处含铁高,容易产生青玉;靠近白云石大理岩处铁含量很少,出白玉,而且细腻。这里的”边浆”,一般是玉体侧的白云石大理岩部分。
仿冒和田玉的辨别
新疆和田玉,这种神奇的石头曾与中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患难,起伏跌宕数千年,好不容易迎来价值回归期,却遭“李鬼”滋扰。当下判定真伪如果仅凭玉质水灵透明,轻轻敲击能发出清脆之声,就会“以貌取人,失之子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