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昆仑寻玉 2010-09-06
【编辑注】“玉友说玉”系列文章,来自于网络上玉友对和田玉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借鉴。文章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和田玉网观点。如果你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给我们投稿。
先来说说什么是糖玉,关于糖玉的形成原因说法不一,有说原生的也有说次生作用形成的,总之它是受某种物质侵染而形成的呈红褐色的软玉,因其颜色似红糖,所以被形象的成为糖玉。
糖玉内部主体部分为白玉或青玉,因受侵染的程度不同,含糖量的多少也不同,糖色的厚度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常将白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
A组:带糖俄料
糖玉的产地大抵分为新疆叶城、新疆且末、新疆若羌、以及俄罗斯,当然不光山料存在带糖的现象,子玉中也同样有带糖玉出现。
子玉的糖色与沁色有明显区别,个人认为子玉的沁色是由皮向肉的一个侵染过程,而子玉的糖色形成于它的母矿——山料时期,带糖的山料被冲入水里之后,因其带糖部分的玉质较疏松,所以往往容易形成皮色,也就是说沁玉是先皮后沁,而糖玉是先糖后皮。
B组:带糖且末料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希望有不同看法的玉友讲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我们就从玉色、细度和脂度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各个产地糖玉的特征:
以上只是经验之谈,要想真正掌握其区别,还要多看,多想,多总结,只有对玉性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才会掌握识别的技巧,所以玉目前还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可言,更多的是靠主观的感觉,但这主观感觉却往往来自于客观实践。本文贴出的各地糖玉的照片,以供参考:
C组:带糖若羌料
D组:带糖籽料
E组:带糖叶城料
玉友说玉——也谈和田玉的产地问题
如果确实想搞明白产地问题,那我建议先看一下岳蕴辉鉴定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及论述。下面是本人近几年在“中国和田玉网”“在线鉴定”栏目上下载的岳工回答玉友们提出的关于产地问题的部分论述,想搞清和田玉产地问题的朋友应多看几遍。
玉友说玉--和田玉的真假皮色辨别(一)
假皮的种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如是初学者要看真假皮色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做得好的皮色就是玩了多年籽料的人也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皮色特点较为明显的都相对好认一点。
仿冒和田玉的辨别
新疆和田玉,这种神奇的石头曾与中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患难,起伏跌宕数千年,好不容易迎来价值回归期,却遭“李鬼”滋扰。当下判定真伪如果仅凭玉质水灵透明,轻轻敲击能发出清脆之声,就会“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岳工和田玉在线鉴定问答精选一
中国和田玉网的和田玉在线鉴定栏目由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岳工在线解答,岳工专业幽默的回答风格,吸引了众多和田玉粉丝,更被网友集结成岳工语录在网络上传播分享。
玉友说玉——我对和田玉中俄料的一点认识浅谈
在今天的玉界,借着玉器市场的欣盛,再加上新疆和田玉资源的匮乏,和田玉俄罗斯料以下简称(俄料)可谓生逢恰时。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和田玉俄料,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正确识别和田玉俄料,就成了收藏者们当今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