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7
种类及用途
其种类据《周礼》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从出土器物上刻画的纹饰来看,玉璋除被古人用作礼器外,还有许多其它用途。目前被学者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用于礼南方之神朱雀;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用于天子巡守时祭山;第三类牙璋,作符节器用。
而关于玉璋的第二类用途,《周礼·考工记》中还可以找到更详尽的解释:天子巡守祭山时,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礼毕就将璋投到河里。
历史演变
玉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出现于山东龙山文化的司马台遗址,该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
玉璋盛行于夏和商代。西周的玉璋极为少见,其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饰以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此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战国以后,出土玉璋几乎不见。
市场分析
目前,玉璋在拍卖场上的身影屈指可数。根据近年来拍卖场上的成交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12年中一共只有40件拍品亮相拍场。其中,已成交拍品17件,未成交拍品23件;总成交金额“102.9813万元”,成交比率仅为43%。当今最贵的拍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墨玉璋,于2009年在纽约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中创造,成交价:29.8813万元人民币。
玉璋赏析
图中玉璋为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通长38.2厘米。器身呈鱼形,两面各线刻有一牙璋图案,在射端张开的“鱼嘴”中,镂刻有一只小鸟。鱼鸟合体的主题,寓意深刻,可能与古史传说中古蜀王鱼凫有关。该器制作精美,综合运用了镂刻、线刻、管钻、打磨抛光等多种工艺,在选材上,还充分利用玉料的颜色渐变,随形就势以表现鱼的背部与腹部,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
中国古代玉文化 第三集:神秘的巫术 [视频]
[探索发现]中国古代玉文化(三):神秘的巫术
饮其流者怀其源——玉雕中的马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龙马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精神的代表。
宋元玉鱼流行:灵气生动寓意吉祥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中,就已出现玉鱼;商周时期,玉鱼迎来第一个流行高峰;但此后的两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玉鱼的制作和使用跌入低谷,很少发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玉器世俗化、生活化趋势的确立,玉鱼作为一种寓意“有余”的吉祥物,深受喜爱
中国玉器文化—循着儒家的足迹步入国家统治
1、葬玉习俗的盛行 玉器的创造是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开始,而玉文化理论步入统治学术的殿堂,则是从人死后的丧葬活动开始的。 凡生命之属,皆不能不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长生不老只不过是永远不...
玉雕法器—佛教题材中的小个性
在玉雕行业,佛教题材以吉祥如意的寓意,意味绵长的哲思备受推崇。而法器作为佛教仪轨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近几年也成为佛教题材的座上宾,其独特的造型、鲜明的艺术特征得到了玉雕爱好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