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2013-01-31
摘要: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特征的端庄的黄色,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调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价值不低于羊脂白玉。
和田玉黄玉的等级分类及收藏要点
和田玉黄玉是一种非常稀缺的玉石,而且在市场上的上涨空间很大,特别是色泽纯正质地上乘的,比羊脂玉还要珍贵,为很多收藏家所青睐。在黄玉收藏的过程中,藏家需要了解很多关于黄玉的小知识,这样对以后的收藏投资都是很重要的,另外还需要在实践中,多留意多学习,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具体在实践中多观察,才能够增加收藏的分辨力。
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特征的端庄的黄色,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调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价值不低于羊脂白玉。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由淡黄到深黄,以“黄侔蒸梨”色者为最佳。
黄玉分为以下几个级别。首先是一级黄玉,颜色呈深黄色,柔和均匀,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滋润光洁,半透明状,油脂一蜡状光泽,基本无绺、裂、杂质等。二级黄玉,颜色由淡黄到深黄,较柔和均匀,质地致密细腻,油脂一蜡状光泽,偶见绺、裂、杂质等。三级黄玉,颜色淡黄,柔和不均匀,质地较致密细腻,蜡状光泽,常见绺、裂、杂质等。
颜色的划分也是大致的,并不可能找到严格的界限。因此,有很多和田玉色彩的特征是无法界定的,收藏时只能够作个参考。而且收藏一块玉,看颜色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玉的质地。如果只从颜色上去考察,就可能把其他黄色的软玉也当做和田玉。具体看玉,还得一掂,二摸,三看。首先掂一掂重量,考察密度;如果轻飘飘的,没有坠感,即使是玉,也是密度不高的玉。二是慢慢地摸,感受这个玉的细腻程度,一块好的玉,即使隔着皮,没有抛光也很油润,当然石包玉除外。
和田玉黄玉的鉴赏要点
自古以来和田玉就声名远播,其温润的玉质倾倒了无数的崇拜者,作为收藏界一直以来的热点,它是集材质美、工艺美、意境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鉴赏和田玉更是一门科学,黄玉作为和田玉的一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鉴别。
黄玉玉质的差异对玉雕作品价值影响很大,品质佳者,温润凝腻,天生艳丽;品质劣者,粗糙鄙陋,灰暗混杂,难成大器。主要以密度、光泽、绺裂、瑕疵、玷污等方面因素鉴别玉质。色是黄玉魅力所在,它们光彩夺目,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且以鲜、艳、透者为上品。形玉雕属于造型艺术门类。主要通过造型美传递给观众审美情趣。造型既要多样变化,又要有整体统一。多样变化是为了达到丰富耐看的效果,整体统一是为了获得平衡和谐的目的。在鉴赏黄玉玉器时,应注意作品的外观造型是否稳妥大气,是否富有节奏变化,还有比例的适度,层次空间的分布等各方面问题。
精品玉器是美玉、神工的完美和谐组合。它要求雕工表现事物形象逼真传神,线条利落流畅,手法娴熟精巧。黄玉雕工主要从刀法和技法两方面鉴赏:刀法讲究或洒脱俊拔,或清灵俊雅,或朴实丰厚,或道劲稳健,与书法运笔十分相近;技法分镂雕、圆雕、透雕、浮雕、链雕、篆刻等,它们相互并用,巧妙结合渗透于作品之中,其技艺高低直接关系着作品的价值。玉雕从取材、构思、立意到艺术风格,是作者综合素质的体现。独山玉是多色玉料,适宜雕琢俏色作品,所以优秀的和田黄玉设计者通常依色赋形、依料造势、量料取材、因材施艺,他们手中的作品形色相依,主题分明,自然真实。
和田玉黄玉的选购要诀
在选购黄玉制品时,要注意几个要诀:
首先,观察它的颜色,一般来说,颜色越黄则品质越高,并且要求颜色纯正,没有杂色或者稍带其他颜色。
其次,注意黄玉的结构,是否内含杂质,观察其表面的结构是否完整,有无缺口或者裂缝,尤其是不能光凭肉眼观察,因为有些裂缝是肉眼看不出的。
最后,黄玉还有一个特点,有些玉石经过辐射是可以“变成”黄玉的,而人工黄玉价值肯定不比天然黄玉,所以一定要确定所看到黄玉是天然的。
黄玉首饰,在日常保养中,一定要注意经常清洗,黄玉的硬度相对比较高,不仅可以用软布、也可以用刷子来清洁,在清洁之后,如能放在酒精中,可以让玉石更加透澈。
关于黄沁料、糖玉和黄玉
子料中有一种褐黄色的料子被称为黄沁料,实际上黄沁料颜色的成因与山料的糖色是一样的,黄沁料的颜色也有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化,是后期沁入的三价铁离子浸染致色,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因此黄沁料和糖色属于一类品种,两者的黄色都属于褐黄-黄褐色,有深浅不同的变化。
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特征的端庄的黄色,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调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价值不低于羊脂白玉。
在划分糖玉和黄玉这一点上,鉴定分类时考虑的是将原生颜色的划分为黄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划分为糖玉。新疆的检测中心不是从最近,而是从1985年出版的专著《新疆的宝石和玉石》就是这样划分的。这样分类遵循的是岩石矿物学的基本分类原则:成因分类、成分分类、结构分类等等。软玉(和田玉)毕竟是岩石和矿物,而岩石矿物的分类也是一门科学,依据科学所原理制定的分类方法才能指导商业的正常运作。
不过,自然界中玉石颜色的变化是连续的,有时候原生和次生氧化的颜色各占有一部分,往往就会出现“骑墙”的问题。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鉴定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在实际比对时使用标准样品。
浅谈新疆和田玉的六点认识误区
焦点1 产于和田? 误区:许多人都认为只有新疆和田地区产的玉才能称为和田玉。 易爽庭介绍,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凡是“透闪石”这种矿物的玉都可称为和田玉。除了在中国新疆,“透闪石”玉在中...
和田玉的地质表现及资源概况
和田玉分布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的矿床特殊,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9年制定的和田玉标准(DB65—035—1999),和田玉是指:产于新疆境内, 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的以透闪石为主的玉石。具体分布在塔里木板块公格尔中央隆起带、桑株塔格中央隆起带、柳什塔格中央隆起带、阿尔金断隆带。
中国玉雕市场发展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原先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进一步的提升,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世人所珍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促使...
清代玉器发展得益于爱玉皇帝乾隆
清乾隆皇帝在位六十余年,期间更是创造了新的光辉,“乾隆工”也成为这一时期精美玉器的代名词。“乾隆工”鲜明的时代特征,使玉雕的形式美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大型玉山子、仿古器皿、痕都斯坦薄胎、题字落款以及各种新题材、新器形和新材质均有涌现,形成繁花盛开的大好局面,是历代三个亮点中最为辉煌的,这与爱玉皇帝密切相关。
男性魅力的彰显色——浅谈和田玉中的黑青玉与黑碧玉
在和田玉这个大家族中,谈到黑色,自然会让人想到墨玉。然而很多人会忽略黑青玉和黑碧玉这两大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