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zj 2014-09-16
莲花,又称荷花、芙蕖、水芙蓉、水华等,未开的莲花花蕾又被称为菡萏(音同含丹)。
莲花浑身是宝,在秦汉时代,先民们已开始用它来滋补身体,治疗疾病。莲子一直都是颇为珍贵的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由此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此外,莲花还是我国的十大观赏名花之一,一贯深得国人喜爱。
墨玉子料精雕而成,玉质细腻缜密,油润度好。该作品造型小巧玲珑,以墨色为底,白色部分则雕一朵半绽莲花,花瓣自然舒展,花蕊凝珠滴露,明丽鲜妍,虽只黑白二色,却予人绚丽之感。
挂件上方,设计一枚单环,为作品平添几分纤雅清秀之感。
除此之外,莲花还是印度的国花,是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佛经中,甚至称释迦摩尼为莲花王子。而这,可能正是由于莲花花果同具的独特性以及其紧密关系。
这种关系或许也是佛教因果关系的最初来因。所以,在佛教题材的玉雕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宝相庄严,端坐莲台的如来佛祖;以及或足踩莲台,或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
此持莲观音牌选用上等碧玉精琢而成。观音容颜秀美,宝相庄严,双目微微下视,似在端详手中碧莲,神情温蔼而若有所思。作者还巧妙利用此块玉料碧色上浅下深的特点,使得此件作品的布局层次感格外分明清晰。
玉质细腻油润,碧色澄澈,无瑕疵绺裂。
在中国,莲花也广为人们喜爱。从古至今,吟诵莲花的诗词不胜枚举,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咏莲的小品文中不可不提的一篇。
其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名句更可谓是家喻户晓。
作者选材精当,设计独到,以青花玉料的墨色部分雕琢荷叶,白色部分琢作荷花、荷茎,将莲花亭亭净植、清而不妖的特点充分显现了出来。整体布局画面感十足,层次分明,很好的展现了荷花的婀娜姿态。
背面以阴刻手法,简单勾勒雕琢,更显清新雅致。
最后附上有关荷花的植物花语一段,与诸位玉友共赏:
莲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
另一个说法:莲花的花语是信仰。还表示坚贞纯洁;无邪、得不到的爱;君子。
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中国玉文化长河
殷商、战汉、唐宋、明清,一个个玉器高峰积淀着深厚的传统玉文化。而今,全民的玉文化意识再次觉醒,在这个时刻,我们惊喜地发现—— 中国玉器在历史上到底有几次高峰,学术界不同的专家会提出一些不同的说法,而...
吐谷浑与和田玉(一)
自从日本学者松田寿男1937年发表《吐谷浑遣使考》[1]以来,吐谷浑在中西交通史上的特殊地位受到中外学者长期的注意,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成果。吐谷浑之路,或曰青海路[2],或曰河南道[3],或曰古羌中...
“小家”碧玉,与生俱来的美
说到和田玉碧玉就会让人一下子想到小家碧玉的姑娘,其古典的灵韵使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比起白玉的温润,碧玉则多了一分俏皮。
和田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华文明在世界古文明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有的古文明因种种原因消失了,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延续了五千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玉和玉器,这是与世界...
玉雕佛像 | 为佛造像、艺无止境
玉雕佛造像,是以佛教中的人物作为基础题材,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内涵,是传统艺术的一种载体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