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碧玉 地方标准和编制说明

返回 分享

玛纳斯碧玉 地方标准和编制说明

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2014-11-11

  新疆历史悠久,盛产宝玉石,素有“宝玉石之乡”的称谓。被古人称为“昆山之玉”的和田玉更是古今闻名,享誉中外,在宝玉石市场上深受欢迎。然而在新疆北疆玛纳斯县一带的天山深处,还盛产碧玉,也被称为“天山碧玉”或“玛纳斯碧玉”。

  碧玉也是一种透闪石玉,是由超基性岩浆岩蚀变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碧玉除昆仑山出产外,其它如俄罗斯、北美洲、大洋州等地都有出产,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天山出产的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呈灰绿、碧绿、深绿、墨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和黑色斑点,以颜色纯正的碧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稍差。不过大片的绿色与黑色星点的搭配,也形成一种自然状态的美。碧玉含透闪石90%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此外,碧玉还含有多种杂质矿物,主要为铬尖晶石、磁铁矿、钛铁矿、蛇纹石、碳酸盐以及一些金属硫化物。由于继承了超基性围岩的矿物质,碧玉富含铁、铜、铬、镍、钛、钒、钴等金属元素,是软玉中微量元素最为丰富的品种。 碧玉颜色浓重,色相庄严,适合雕刻大件山水摆件或厚重古朴的器皿,故宫的玉石收藏中有不少优秀的碧玉精品。

  新疆玛纳斯出产的碧玉颜色鲜艳,玉质细腻,光泽良好,能和昆仑山的和田玉相媲美。它与世界著名的俄罗斯、加拿大出产的碧玉为同一类型,均与超基性岩的变质作用有关。历史上玛纳斯以出产大块的碧玉子料而闻名。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的玉石热,玉石价格不断飚升,近年来又有不少巨大的碧玉原料面世,着实为玉石行业增添了光彩。

  新疆玛纳斯碧玉矿在古代就已经开采,历史悠久,清代即已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200余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清政府已在玛纳斯设官办“绿玉厂”。清嘉庆年间成书的《三州辑略》称:“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    

  中华民族使用透闪石玉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对“玉”就有自己相应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说明在二千多年以前,当时的官方对玉已经有了明确的分类。在2010年修订的国家标准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的有关内容中对透闪石玉的分类及命名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扩展,碧玉被纳入“天然玉石基本名称”,此项修订奠定了碧玉作为透闪石玉的一个主要品种的重要地位。这对于碧玉继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碧玉在商业贸易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著名玉石品种。

  随着新疆宝玉石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部、检测机构,尤其是玛纳斯县迫切地需要一套能够为行业广泛采用,内容统一和简便易行、符合行业实际情况、较为详细的碧玉鉴定和等级划分标准,为规范和繁荣宝玉石市场,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作用。

  本次标准的起草,吸收了以前工作的成果,同时依据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和GB/T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两项国家标准,参考了DB65/T035-2010《和田玉》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定义

  提出了玛纳斯碧玉(manasi green nephrite)的定义。系指产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微晶-隐晶透闪石及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因含铬致色,呈现浅绿、青绿、深绿和墨绿等不同的绿色。

  2.块度等级的划分

  提出了块度等级划分的原则:块度等级仅仅是玉石块度大小的划分,与玉质和品质评价无关。将玛纳斯碧玉的块度划分为特大、大、普通三个等级。

  3.质地评价

  首次提出了玉石质地评价的方法和细则。主要参考颜色、结构、净度、绺、裂等特征,将玛纳斯碧玉质量评价划分为为特级、优级、普通级、等外级四个等级。

  4.制定了命名规则

  5.规定了鉴定证书内容

  6.规定了标签标识内容

  本标准由玛纳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玛纳斯县玉石奇石行业商会提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玛纳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起草。标准起草工作吸收了业内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各检验机构和专家充分交换了意见。相信新标准的出台,对于统一玛纳斯碧玉鉴定检测依据,规范商业行为发挥积极的作用。

 

  玛纳斯碧玉标准,请点击下载阅读:玛纳斯碧玉标准《DB65T 3420 —2012》12.06.16.pdf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