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5-03-24
前言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摘要
玉雕,作为艺术家寄情山水,追求、心境、情操和向往的重要载体,形成已久。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志存高远、心存山水。失意时,常择风景秀丽、林泉高致处隐世而居;即便得志,也常会于公务之余,觅一山水佳处,枕云听涛,暂忘尘世喧嚣,沉潜一下浮躁的心绪。
由此流传下的许多诗词歌赋、游记小品,也无一不是清新隽永,风神飘举,其中的松韵石声、水光云影更在表现自然景致的同时,又流露出中国古文人独有的情趣与逸致。
玉雕山水牌,大约起于明陆子冈。山水意趣与润泽无暇的美玉一旦结合在了一起,马上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引得爱玉之人纷纷折腰。时至今日,玉雕山水牌更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玉雕师,往往以简画繁,寥寥几笔,而水声在耳,花香沁心,赏玩一块上好的玉雕山水牌,更有身临其境,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
白玉子料山水牌-秋登兰山
点评:秋高气爽,大雁北去,临江松柏,瓦屋陋居,朗润山水中,渔翁独钓,配以雅淡白玉,更显气韵闲逸。
背面镌有孟浩然《秋登兰山》诗半阙: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落有海派玉雕大师万伟钤印。
墨玉子料山水牌-听声
点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于此佳地,枕石听涛,赏落日熔金,鹰击长空,玉虽无言,涛声却已入耳在心。
背面韵致天成,俨然见乌云沉沉,落日将隐,暮色苍茫中,惟苍松耸峙。为扬派玉雕大师冯钤作品。
墨玉子料牌-飞瀑似雨
点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水黑山,尽在方寸之间,更予人一种气势万钧、水幕滔滔之感。飞瀑流云,水声隆隆,执玉赏玩,如身临其境。
墨玉青花中的佳品,即便不事雕琢,仍有天成之美。亦为扬派大师冯钤之作。
一生太短,一世太长。中国人,对于山水,似乎总有那么一份执念,奔波忙碌之余,总会不时渴望走出喧哗,享受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闲适,在自然天地间中寻找迷失的自己。然而俗世的繁忙、生活的压力,却往往让人难能成行。
在这个时候,抚玩一方美玉,轻触它缜密细润的肌肤及玉上清新隽永的线条图形,感受天地给予它的灵性、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情趣,虽未远行,却已心近自然。
略论玉器的造型分类及特点
一般而言,玉雕的所有题材,都基于“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一原则之上。其造型,通常可分为五类:人物、花鸟、动物、山子及器皿。
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从生产工具(玉斧)到装饰品、实用品、礼器、祭器的发展过程。最后被皇宫贵族确定为帝王用玉。现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装扮美好生活。 ...
俏色巧雕,集天工人文之美
巧雕又称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设计师根据玉材的自然色泽纹理,巧心设计,妙施技艺,最终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自然完美的艺术效果。有人因此认为:一件好的巧雕作品就是人类的灵感和大自然创作的结合体,极富艺术性和人文价值。
你听过藏传佛教中的度母菩萨吗?
在西藏,有一位深受广大民众的崇拜的菩萨,雪域高原上的人,无论僧俗,都虔诚地供奉着她的神像,呼唤着她的名号,这位菩萨就是度母菩萨,又称多罗菩萨。
和田玉的收藏与投资技巧
从古至今,和田玉都为国人所喜爱和珍藏,当下和田玉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它的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力外,人们更为看重的,其实还是和田玉的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有收藏价值呢?和田玉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