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5-07-25
在中国,虎是众所周知的百兽之王,也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随着岁月流逝,原始社会的虎图腾崇拜,发展到后来,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观念。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中国艺术作品中,都少不了虎的身影,虎的形象,也因而愈发丰富多样。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墨玉子料牌-涉江虎,其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国画“涉江”。
言归正传,我们先来看出坯图:
熟悉和田墨玉青花的人都知道。和田青花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黑白交织相错的色感,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材料本身就非常适合用来表现国画的场景与精髓。
此玉牌的主创设计为扬州玉雕工艺美术大师、业内人送雅号“青花王子”的冯钤老师,辅助设计及雕刻制作则是扬州民间玉雕师,素以动物题材见长的厉林龙厉老师。
怎么样?经过精细雕琢,梳毛及抛光之后“涉江虎”是不是更显威风凛凛了?
此作品倾力于以泼墨手法写意画虎,线条以粗犷为主,在大开大阖,恣意挥洒中,力求做到不拘于形而致力于魂。抛光方面,更以哑光和高抛光交错的手法,凸显虎目、虎鼻等部位,尽显猛虎威严凛然之态。
作品选用上好墨玉青花子料精心设计创作,正面雕黑虎涉水而行,虎口紧闭,不露獠牙,虎尾如鞭作舵,稳健前行,神态谨严、若有所思,颇具王者之风。虎身斑纹自然、黑白相杂,身下白水汤汤,衬得整器倍显生动而富于灵性。
虎乃百兽之王,一啸可震慑山林群兽,其形象本就可惧可畏,因此上,对娴于技艺之人来说刻画虎威其实算不上是一件难事。但要真切把握虎作为猫科动物闲适、惬意、甚至孤寂、傲然的一面,却并不那么容易,“画虎画皮难画骨”之言也正是由此而来。
小编在赏看这件作品的时候,不止一次的脑洞大开,想着素有“山林之王”美誉的猛虎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地盘,孤身涉水而下呢?又为什么表情严肃?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之态?难道是要去赴一场拯救天下苍生的决战?
不过你还真别说,白虎乃中国古代四圣兽之一,常与龙相提并论。左青龙,右白虎,这二者据说都有降服鬼物的能力,“龙腾虎跃,降妖伏魔”简直就是最佳拍档。
背面暮色四合,乌云沉沉,月色有无之中,隐见黑山白水,怪石嶙峋,二三幽兰摇曳。只是简单勾勒,却是十足水墨意境。
文章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联袂设计创作这面玉牌的两位工艺师。但凡关注我们玉界臻品的玉友,对于冯钤老师应该早有闻名,他是我们玉界臻品合作玉雕师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也是深得市场、藏家喜爱的一位工艺美术大师,有关他的作品,我们曾做过不少介绍,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言,只着重介绍一下厉林龙厉老师。
厉老师从事玉雕这一行业已有十九年之久,可谓根基扎实,风格独具,尤擅动物类作品的雕琢。他所雕琢的玉兽“雄浑不失机敏,霸气不失灵动”,其中更不乏精品之作。
为了加深大家对厉老师的了解,小编在此特地挑选了几件厉师傅从前的作品,以供诸位玉友鉴评:
“无价”和田玉——收藏市场上的硬通货
在中国古代的物物交换中,玉器也曾被赋予货币的等价交换功能,被称为古代货币中的“上币”。那么什么样的和田玉才更具稳定性和收藏价值?
含蓄内敛、温和自然——和田玉的灵性与保养
有人说,在所有的饰物中,玉与人最亲近,金银是钱,钻石是价,惟有玉,是有生命的。你越是与它亲近,它就会越发圆润,越发有光泽。
糖白玉之美
说起糖白玉,就不能不提到糖玉。糖玉,是白玉、青白玉、青玉等玉石受到氧化铁和锰物质沁染,而呈现红褐色的玉石。因为色如红糖,所以得名为糖玉。一般来说糖色需占玉石的整体85%以上,才能被叫做糖玉,糖色在3...
玉壶纳乾坤——把玩的是品味,收藏的是文化
收藏玉壶旨在怡情养性,循序渐进。安静耐心的养壶,就是耐心细致而柔软的善待自己。
“薄”生巧玉,小有可玩
在玉雕界,有一门绝技惊艳世人,堪称鬼斧神工,就是薄胎工艺。因其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成为玉雕行业中最高深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