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6-06-27
把件,又称手把件,即可以拿在手上把玩、赏看的玉器产品。把件是最为常见的文玩器形之一。把件用材多样,牙、木、玉石都较为常见。
小编概括了一下,觉得中国人之所以喜欢以和田玉作为雕琢手把件的材料,除了传统玉文化的影响外,应该还与和田玉的材质有关。国人一贯认为玉与人是可以互相滋养的,通俗说来,就是“人养玉、玉养人”。
既宜赏看,又具历史文化价值,还能强身健体,这样看来,也就难怪和田玉把件会如此深受人们喜爱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近和田玉把件。
和田玉把件之所以为把件,根源并不在题材与造型,而在于尺寸。把件的尺寸通常在5-8厘米之间,因为这样的尺寸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便于一手把握;雕工方面,则要求圆润流畅。总而言之一句话,和田玉把件的标准是宜于把玩,大小约在主人一握之间。
俏色巧雕,工艺精巧,设计独到,花豹形象生动,线条刚劲,体态健硕,似与爪下喜鹊嬉闹。花豹、喜鹊,谐音报喜。
和田玉把件的题材可谓丰富多样,但却始终遵循着中国玉雕“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宗旨。
白鹅神情俏皮,口衔如意,额头俏色一点红色,寓鸿运当头意。整器圆润光洁,匀净可喜。
和田玉把件之所以深受玉友青睐,除却它细腻美好、柔润匀洁的玉质、吉祥如意的寓意外,还因为时常把玩它们,对于锻炼手部经脉、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己身健康大有好处。
风过荷塘,满池碧莲摇曳,滴滴荷露清圆如珠,涟漪层层漾起。小荷尖尖初绽,引蜻蜓流连,似与低语 。
最后,我们来说说把玩和田玉最大的意外之喜——包浆。不少人听过包浆,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详细完整的说出包浆的形成过程与原因呢?
所谓包浆,其实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
带有包浆的玉石物件,不但外表滑熟可喜,幽光沉静,有着岁月流转所带来的凝重沧桑感,且包浆还能一定程度的增加物件的自身价值。
作品墨色纯正,油润饱满。雕工细致,细节处理巧妙,毛拉丝技艺纯熟。老鼠一家三口神态动作传神到位,布局和谐简约。
八点分析玉器收藏将持续升温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崇玉、好玉传统,远到国家之宝,皇室之珍,镇国之玺,近到2008年奥运期间的玉奖牌都离不开玉。大到达官贵人家里玉的摆件,把件,小到市井百姓佩带的玉镯、玉首饰,中国人爱玉、敬玉、好玉、崇...
萌物之乐
“萌”这个字,仿佛可以概括人们对于所有可爱事物的认知。
玉雕大师陈华先生随笔感悟-和田玉投资不是比数量
一位收藏界的大佬级人物曾告诫我:收藏不是比数量、比投资额度,而是要比境界、比学问、比谁有品质好的作品,也就是比艺术。往往很多藏友喜欢把材料的好坏放在第一,是看重它的经济价值不是看重它的艺术品质,但是...
雕琢之下,眉宇之间
玉雕人像
玉镯也有工——巧雕玉镯的设计、雕刻流程
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玉镯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